MLBB Super-Cup Invitational esport players immerse in Guangzhou's cultural heritage

抢滩“一带一路”大市场!粤企品牌“出海”忙

Fantastic experience! Touring Foshan with dragon boats

“广”受欢迎背后的流量密码

以爱之名共赴电影的春天!总台《爱看电影嘉年华》5月3日火热上线

Seeing is Believing! Iraqi influencers explore cultural soul of Guangzhou through their lens

国际锐评丨“机遇中国”不可错过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听了中国政府今年的工作报告,我们更有信心进一步投资中国、做大做强在中国的业务,相信我们的回报也是可期的。”世界知名清洁设备提供商——德国卡赫大中华区总裁唐晓东5日对《国际锐评》这样说。

当天,中国政府向最高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请审议的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吸引了世界目光。诸多国际投资者对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线图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像卡赫这样的跨国企业更是从中感知到“机遇中国”的讯息。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不少国际机构对今年全球增速的预期都低于3%。中国将今年GDP预期目标设定为增长5%左右,与去年的目标持平,符合外界预期,也给世界带来了积极信号。

不少外媒认为,这一目标的设定有助于中国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分析人士指出,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明显快于美国2.5%、欧元区0.5%、日本1.9%的经济增速。考虑到高基数因素,2024年经济增速目标的设定,显得更加奋发有为。从全球范围看,近些年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基本在2%至3%左右,中国将经济增速设定为5%左右,展现出为世界经济复苏助力的决心与努力。

目标明确了,怎么来落实?中国政府部署了今年十项主要工作,包括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等。从这些路线图中,人们对“机遇中国”有了更加具体的认识。

这其中,“新质生产力”是一个热词。不少外媒认为,这一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领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催化剂,意味着中国更加注重“创新”的发展模式。比如,报告中谈到了产业链供应链的优化升级。目前,在珠三角,一部智能手机可在1小时内配齐95%的零部件;在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四小时产业圈”逐步形成……未来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的增强,将为企业开拓更大发展空间,也为世界带来更多新动能。

同时,报告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作出具体规划。有分析指出,新能源、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端制造、医疗健康等行业,是当前部分外资加码中国的重点领域。2023年,中东主权财富基金“扫货”中国新能源汽车,就吸引了世界关注。未来,跨国企业在华捕捉到的创新机遇将会更多。

再看市场。近日,美国商会会长兼首席执行官克拉克率团访华。她多次强调,中国是美国企业极为看重的市场。在不久前的春节假期,中国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同比增长47.3%,春节档票房再创历史新高。报告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不管是培育壮大新型消费,还是稳定和扩大传统消费,一个14亿多人的超大规模市场,是世界不可或缺的共赢机遇。

开放,是外界从今年中国政府工作报告中感知的又一个关键信息。从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到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再到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八项行动的落实落地,报告列出的多项扩大开放举措,提振了跨国企业的信心。

“中国不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优化外商投资环境,为赛诺菲深耕中国市场提供了坚实的信心。”法国赛诺菲大中华区总裁施旺对《国际锐评》说。在当前美西方一些国家搞“小院高墙”“脱钩断链”背景下,中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给世界注入了难得的稳定性。中国美国商会2月发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2023年在华美企对中国发展前景预期进一步提升,50%的受访企业将中国列为全球首选或前三位投资目的地。

有了目标,就要抓紧干。在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加剧、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国实现今年预期目标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但正如报告中所说,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是中国的承诺,也必然是中国的实践。

(国际锐评评论员)

上一篇:有乔×围卢|发展踏上新征程,全过程人民民主更重要
下一篇: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京开幕 习近平等在主席台就座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