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BB Super-Cup Invitational esport players immerse in Guangzhou's cultural heritage

抢滩“一带一路”大市场!粤企品牌“出海”忙

Fantastic experience! Touring Foshan with dragon boats

“广”受欢迎背后的流量密码

以爱之名共赴电影的春天!总台《爱看电影嘉年华》5月3日火热上线

Seeing is Believing! Iraqi influencers explore cultural soul of Guangzhou through their lens

灣區動力 | 穗研建「超級灣區」網 港人北上更便捷

发布时间:   来源: 大公報
去年12月26日,亞洲最大的火車站樞紐綜合體之一—廣州白雲站正式投入運營。(中新社)

       (大公報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為加快推動建設「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廣州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2022-2035年)》(下稱《規劃》)目前正進行徵詢意見公示,首次提出建設全球「超級灣區」互通網絡;規劃布局15條城際鐵路線路,將實現廣州與灣區城市1小時互達。據悉,廣珠(澳)高鐵白雲機場預留工程已開建,穗莞深城際延伸至皇崗口岸工程正加快建設中,廣深高鐵新通道線位也基本選定。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劃》明確織密全球「超級灣區」互通網絡,支撐廣州都市圈與深港、珠澳強強聯動,屆時港澳北上軌道網絡銜接更加緊密,港澳居民出行更加便捷。
 
廣州都市圈聯動深港珠澳

       根據《規劃》,2035年廣州擬建成「全球重要綜合交通樞紐」,打造「12312出行交通圈」、「123快貨物流圈」。廣州要1小時通達粵港澳大灣區主要城市,2小時通達粵東粵西粵北地區,3小時通達全國及東南亞主要城市,12小時左右通達全球主要城市;快貨物流1天送達全國城市,2天送達東南亞主要城市,3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其中,廣州高標準規劃建設「國際航空航運樞紐」,構建以白雲國際機場為中心,珠三角樞紐(廣州新)機場、廣州貨運機場為輔,南沙、黃埔、從化等通用機場為補充的多機場體系;並拓展國際航空航線網絡,打造全球「12小時航空交通圈」,規劃旅客年吞吐量1.2億人次,貨郵年吞吐量310萬噸。

       《規劃》明確通過廣河高鐵、廣湛高鐵、地鐵36號線等通道,構建高效便捷的多層次「空鐵聯運」系統。其中,首次提出建設全球「超級灣區」互通網絡,提質增效面向灣區鐵路網絡,實現「灣區1小時交通圈」。規劃布局15條城際鐵路線路,將實現廣州與佛山、東莞中心城區30分鐘互達,周邊城市1小時互達;支撐廣州都市圈與深港、珠澳強強聯動。
 
完善空鐵聯運 港人出行選擇多

       廣東省鐵路建設投資集團有關負責人透露,穗莞深城際已從深圳機場延伸到皇崗口岸,該城際前海至皇崗口岸段正在加速建設中。該線路建成後,將有利於促進大灣區城際客流與深港通勤客流「公交化」,對完善大灣區城際軌道骨幹網絡具有重要意義。

       備受關注的「廣深第二高鐵」亦迎來新進展,該線路起自廣州北站,經白雲機場、黃埔站、東莞市,引入深圳機場站。隨着「東莞中心站」明確選址南城蛤地片區,該高鐵線位也基本選定,可望明年動工;屆時從白雲機場至深圳機場只需20分鐘可互達。作為「超級灣區」互通網絡在珠江西岸的重要組成部分,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規劃將在白雲機場站、黃埔站與「廣深第二高鐵」交匯,並經中山、珠海鶴洲,終至橫琴口岸,與澳門輕軌換乘銜接,屆時澳門北上將接通內地軌道網。

       在廣州從事文創產品的港人張子慧告訴記者,未來香港高鐵與廣東高鐵軌道網絡銜接更加暢通,「廣深第二高鐵」、穗莞深城際等線路亦可望進一步連通香港,而且高鐵與珠三角各大機場「空鐵聯運」亦更加完善,港人北上出行的渠道將更加多樣化。
 
織密交通網 催生新質生產力

       《規劃》聚焦打造大灣區「一小時交通圈」以及提升城市道路內聯外通水平,全力推進完善廣州與灣區城市群快速交通網絡。廣東省體制改革研究會執行會長彭澎表示,廣州市綜合交通體系加速規劃構建,將極大地拉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織密交通網絡,為廣州乃至大灣區經濟圈互聯互通建設按下快進鍵,有利於優化完善粵港澳大灣區城際網布局,加快實現「軌道上的大灣區」。灣區交通以廣州為中心展開,如果廣州綜合交通體系規劃建設形成,必然對大灣區交通建設發揮引領作用。

       彭澎直言,所謂「路通財通」,交通對產業布局影響巨大,這涉及物流以及其他生產力要素的組合,新質生產力必須要有高快速通道配套,特別是高鐵、城際、地鐵、公路等與機場、港口緊密聯繫。廣州市綜合交通體系的構建,將極大地拉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上一篇:全國首個跨境養老服務業標準化試點落地南沙
下一篇:港生復活節假期北上大灣區「增值」  探訪AI應用場景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