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打开中文未来“大门” | 深度直击中东中文热


来源: 南方+   时间:2024-11-13 01:01:07





9月30日,2024年度中国政府友谊奖颁奖仪式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阿联酋中文教育“百校项目”负责人法蒂玛获奖并应邀出席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招待会。此时,由中阿两国元首共同推动的“百校项目”已历经5年,正朝着覆盖200所学校的目标稳步推进。

就在法蒂玛获奖前一个月,沙特政府委托中国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招聘的中文教师,正式进驻沙特5个城市的初中。按照沙特教育部的计划,未来中文课程将进入700多所学校。去年,由深圳大学与苏尔坦亲王大学共建的该国第一所孔子学院也成功落地。

在官方大力推动中文教育进入公立中小学的同时,2020年阿联酋还开办了首家中国学制的国际学校。此外,进驻迪拜多年的民间中文培训机构发现,前来咨询并报名的学员不再是清一色的华人面孔。越来越多人希望通过主动学习提升中文技能,打开未来世界的“大门”。

随着中国与阿联酋、沙特这两个海湾地区主要经济体的合作深入,中文正在成为桥梁,搭建起国与国之间交流的新平台。

始于“顶层设计”的中文教育

国家领导人亲自推动中文教学项目

来到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步入法蒂玛参与创办的哈姆丹学校,教学大楼内悬挂了阿、中、英三语招牌。这里被认为是阿联酋“百校项目”的摇篮。2017年,当时还是阿布扎比王储的阿联酋现任总统穆罕默德到学校参观,随即提出要在100所公立学校开设中文课程。

步入法蒂玛在阿联酋参与创办的哈姆丹学校,教学大楼内悬挂了阿、中、英三语招牌。新华社发

2年后,中阿双方在北京签署备忘录,正式启动阿联酋中文教学项目。作为中阿两国领导人亲自倡导、亲手推动的民心工程,“百校项目”不仅成为中阿教育交流合作的亮丽风景,更成为“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中文交流的品牌旗舰。

在过去5年中,阿联酋7.1万名学生受益于“百校项目”,今年5月,他们中的学生代表收到习近平主席的亲切复信。信中说,“如今看到‘学中文’在阿联酋已经成为一种新风尚,培养了一批像你们这样的中阿交流小使者,我很欣慰。”

12年级的塔尔提尔在高中学了两年中文,她告诉记者,“去吃中国菜时,我能用中文点餐。很酷!”现在,她迷上了中国的戏剧。

塔尔提尔的妈妈认为,中国的工业和科技很发达,相信学中文能够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

法蒂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渴望促进更多学生进入中国大学,为多元化的学术和职业前景打开大门。”

在迪拜一所国际学校,来自俄罗斯的苏菲娅展示她的书法作品。受访者供图

“目前开设中文课程的学校多位于阿布扎比、迪拜和沙迦等大城市。”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秀琴是阿联酋教育部“百校项目”中国专家,据她介绍,中文专家组每年都要组织两次教师工作坊,“经常有老师说,‘我们校长特别希望来的中文老师更多一些’”。

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副教授林秀琴是阿联酋教育部“百校项目”中国专家。

阿治曼一所幼儿园的园长玛利亚姆主动申请加入“百校项目”,让五六岁的孩子从小就在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中成长。迪拜一所男子高中的校长纳瓦尔也表示,“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汉语对我们学生的未来具有重要价值。”

沙特公立学校的中文课程也同样受到来自政府高层的强力推动。2019年2月,沙特王储穆罕默德·本·萨勒曼访华期间宣布,为加强两国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交流与合作,把中文教学列入沙特中小学和高校教学大纲。

自“2030愿景”发布后,沙特加快了多元发展的步伐。在基础教育中引入中文教学,是沙特对于未来发展的长远规划。

根据中国和沙特签署的《关于中文教育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相关执行协议,中方将向沙特派遣800名中文教师。

沙特利雅得一所男子中学的校长宰赫拉尼为学校能开设中文课感到高兴,“中国现在在世界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文已被称为未来的语言。学习中文,了解中国文化已经时不我待。”

在聘请中国教师入驻公立学校的同时,沙特也在培养自己的中文教育人才。

就在10月15日,100名沙特本土教师来到北京语言大学,开启中文硕士项目的学习。沙特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阿蒙在项目开学典礼中致辞,“老师们怀着同一个目标和一种崇高的志向:要学习中文,然后在不久的将来把中文传授给一代又一代沙特人。”

探索更契合当地的中文课程

从“学习中文”过渡到“用中文学习”

林秀琴说,自2019年“百校项目”开启以来,中文教育在阿联酋顺利推进,不仅在数量上朝着200所学校的目标稳步推进,在质量上也在探索更加契合当地实际的课程设计。

阿联酋教育部网站的中文课程。

“中文专家组参与制定、阿联酋教育部发布的中文教育课程框架从幼儿园到12年级,涵盖了基础教育全阶段。”林秀琴说,阿联酋主张“全纳教育”,希望每个孩子在教育中都能有所收获,与此同时,国际化的国家特点又要求课程设计对标国际一流。为此,阿联酋教育部中文教育专家组参与制定了“卓越中文课程框架”。这一框架要求学生有卓越的沟通能力、世界公民的能力、国际视野以及批判性思维等,体现了中文教育与阿联酋教育的理念融合。

促进课程融合则是“百校项目”未来工作推进的一大方向,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参与到以中文为媒介的融合课程学习中。林秀琴举例,去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阿联酋召开,阿联酋教育部开始在中小学推动绿色课程,中方专家参与了可持续发展联合课程建设,中文作为5种教学语言之一上线阿联酋教育部的“绿色大课堂”网站,学生们可以按需学习。

中文作为5种教学语言之一上线阿联酋教育部的“绿色大课堂”网站。网站截图

而在玛利亚姆领导的幼儿园里,中文已被融入了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

加入“百校项目”3年来,林秀琴真切感受到阿联酋学生中文水平的提高。“在‘汉语桥’比赛中,‘百校项目’的学生选手是中小学比赛的绝对主力。”林秀琴说,无论从语音表达的流畅度,还是语言能力跟文化的结合度,这些学生都做得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百校项目”带动影响下,阿联酋中文教育不仅广泛普及,还影响到政府高层。据了解,目前阿联酋王室多名子女在学习中文,在今年的汉语桥比赛中,阿布扎比王储长子以优异成绩获得了小学组冠军。

尽管全面铺开中文教育略迟于阿联酋,但沙特教育部对中文教学的要求更严格。在阿联酋,中小学将中文课列为B级科目,沙特则把中文的地位提高到与英文一致,学生们一周要上3节中文课,还要参加期中和期末考试,而英文课则从原来的每周4节压缩到了3节。

今年9月,随着首批中文教师的到来,沙特100多所公立学校的初一学生拿到了崭新的中文课本。教材由沙特教育部与中国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合作编制,中文教师邓溶评价,“这本教材不仅图文内容美观有趣,而且适应沙特国家文化。”教材还配套了影音课件,力求从听说读写各方面快速提高学生的中文水平。

沙特中文教材。受访者供图

沙特教育部门规定,学生们每个学期要学完一本教材,官方专门派出督导,到各个学校旁听中文老师讲课,指导他们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编写考试题目。

更多外籍孩子走进中文课堂

他们的父母相信,中国会越来越重要

在中文教学陆续进入公立体系的同时,阿联酋和沙特两国的民间中文教育机构也迎来了多元化的学习者。

近年来,阿联酋迅速增长的经济吸引了世界各地人才。在这个位于中东心脏位置的国家,本国人口只占11.5%,其余1100多万外籍人口则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阿联酋公立学校只招收本地人,在此定居的外籍人士大多把子女送入国际学校或教育机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阿联酋国际教育百花齐放的盛景。有统计显示,仅迪拜就有200多所国际学校。

2008年来到迪拜的叶奇,曾在一家国际教育机构工作,因此结识了不少华侨华人家长。感受到家长对子女继续中文学习的迫切心情,2012年她创办了“你好教育”。

如今,该学校的400多名学员中不只有华侨华人子女,还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孩子。

据叶奇观察,选择让孩子学习中文的外籍家长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自己的事业跟中国有关;第二类是被中华文化所吸引;近年来又增加了第三类家长,他们出于对世界发展趋势的判断,认为投资中文教育将为孩子打开未来世界的一扇窗。5岁的印度小朋友乌玛正是其中的一员,她的父母说,未来的世界上,“中国的角色会越来越重要”。

5岁的印度小朋友乌玛学写书法。

在迪拜的一所国际学校里,来自英国的5岁小男孩马克能用中文与记者无障碍交流。“我从0岁开始学中文。”他说。出生于伦敦的他,现在跟家人定居迪拜,与弟弟妹妹一起学习中文。为了营造语言环境,马克的父母还聘请中国女孩妙妙当家庭教师。

在迪拜的米尔迪夫地区,中国教育部首批在海外设立的中国学校——迪拜中国学校已于2020年9月1日开学,办学仅四年,学生人数增长300%,低年级段学籍甚至“一位难求”。

阿联酋学生的扇面作品。受访者供图

今年,迪拜还开设了第一所采用中国课程并教授中文的幼儿园。园长刘静表示,学生有的来自中外混血家庭,也有的来自纯外国家庭。

在阿联酋中华文化大乐园书法课堂上,来自广州的书法教师和当地的孩子们写福字,体验中国文化。

广州人钟筱曼是广东派驻阿联酋的第一名中文老师,将在当地支援服务一年,她为海外少年儿童学习汉语的热情感到惊喜。这段时间,她给来自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乌克兰等国的孩子上过课。一个肯尼亚家庭令她印象深刻:6年级和4年级的姐妹俩一起来上中文课,她们的妈妈说,希望孩子们学好中文以后能到中国发展。

当地时间10月15日,在迪拜一所国际学校里,钟筱曼(左)和小朋友一起做手工。

在逐渐开放的沙特,中文教育机构方兴未艾。

去年6月,由苏尔坦亲王大学和深圳大学共建的沙特第一所孔子学院揭幕,中方院长张新颖介绍,首批学员大多是对中国感兴趣的沙特年轻人,院方还为大企业定制了中文课程,送教上门。

创办于2021年的沙特智慧宫语言公司是第一家落地沙特的民营中文教育机构,从一开始就锁定了“教沙特本地人学中文”的目标。现在,他们除了提供中文培训服务,还与沙特穆罕默德王储创办的“MISK基金会”下属教育集团达成多项合作。

很多沙特人利用业余时间补习中文。图为沙特吉达中文学习机构里学员们正在上课。

目前,沙特有15所国际学校使用该机构编写的中文教材,其中包括王储儿子就读的学校。一些国际学校还委托其招聘符合要求的中文老师。

去年,该机构在沙特第二大城市吉达开设分校,创办人马永亮透露,吉达分校目前已经获得审批,学生在此学习一年,就能拿到沙特教育部颁发的成人大专证书。

很多沙特人利用业余时间补习中文。图为沙特吉达中文学习机构里,同学们正在上课。

来沙特创业前,马永亮怀着一种朴素的愿望,“中国是沙特最大的贸易伙伴国,沙特人对中文的学习肯定有需求。”而真正扎根这个国家,他发现能做的事情不只有中文教育。“未来,围绕‘中文+’、职业教育等,沙特市场前景广阔。”

记者观察

期待中文教育为更多地区带来新机遇

入夜,迪拜哈利法塔下人头涌涌,激荡的音乐喷泉旁,高耸入云的建筑物上打出迪拜塔开发者的中文名“伊玛尔”。

入夜后的迪拜地标哈利法塔下游人如织,塔上打着其开发者的中文名“伊玛尔”。

在沙特利雅得机场,随处可见的中文标识消除了我们的陌生感。而沙特国家博物馆入口处工作人员的一声“你好”,又让人倍感亲切。

阿联酋和沙特之旅,让记者真切感受到,中文真实地走进了中东地区的这两个主要经济体。两国大力在基础教育层面普及中文教学,也让人看到了世界对中国机遇的无限期待和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阿联酋和沙特的中文教育进入国民教育体系,背后的推动者都是国家元首。

近年来,中东国家纷纷推动经济多元化政策。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是中东地区重要的贸易伙伴和投资者之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更为中东地区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数十名受访的当地学生、家长、教育工作者,纷纷向我们陈述一个观点:随着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中文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通过加强中文教育,中东国家的年轻人将能更好地融入全球化浪潮。

中国与阿拉伯国家的历史交往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丝绸之路的开通,长期的互动不仅促进了双方的发展,也为今天的友好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中文教育在阿联酋和沙特的推广,不仅加深了两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也将为双方在经济、文化等多领域的合作提供稳固支撑。

我们也期待,中文教育的逐步推广,能为更多国家和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查看“直击中东中文热”系列报道↓

vlog:真City!英国boy在迪拜用中文学数学

深调研:在中东教汉语堪比“明星”?

vlog:这些汉语考题,把沙特人难出“表情包”

深调研:我在沙特学中文,以“实力”为它“代言”

vlog:沙特学生“卷”中文,只为来深圳干这件事

采写:南方+记者王瑾辛腾旋林旭娜彭奕菲

摄影/剪辑:南方+记者苏韵桦(除署名外)

设计:莫迪麦瑜瑜

总策划:黄灿

总统筹:徐林陈志

统筹:孙朝阳罗彦军王海军

执行:林旭娜王瑾张由琼

出品:南方日报要闻编辑部视觉新闻部


编者按

2024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复信阿联酋中文教学“百校项目”学生代表,勉励他们学好中文、了解中国,为促进中阿友好贡献力量。2022年12月,习近平复信沙特中文学习者代表,鼓励沙特青年学好中文,为增进中沙、中阿(阿拉伯国家)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目前,阿联酋、沙特、埃及等阿拉伯国家均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正式实施中文课程。阿联酋是首个“吃螃蟹”的国家,已有171所中小学校开设中文课程,学习中文的学生人数达到7.1万;沙特校园则于近日迎来175名中国教师,进入中文普及教育的实质阶段,同时,首都利雅得哈立德国王国际机场标识焕然一新,中文成为标识语言之一,引发该国媒体关注和民间热议。中文在阿联酋、沙特等中东国家何以不断升温?近日记者深度走访,一探究竟。南方日报、南方+、GDToday同步推出“直击中东中文热”系列融媒体报道,敬请垂注。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