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1月16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走读安徽活动走进黄山屯溪区。来自亚洲、美洲、非洲、欧洲、大洋洲的16家海外华文媒体代表齐聚新安江畔,乘坐“黄山・岸香号”新能源观光游轮,在6.8公里的诗意航线上,沉浸式体验“山水画廊”的生态之美与徽派文化的深厚底蕴,见证黄山文旅融合发展的生动实践。

图为新安江文旅融合专场推介会在“黄山・岸香号”新能源观光游轮上举行。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作为钱塘江正源,新安江不仅是华东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更是串联皖南文化的精神纽带。“黄山・岸香号”于今年7月22日正式运营,这艘由安徽岸香国际控股集团精心打造的新能源游轮,是皖南地区文旅创新的标志性项目。

图为外华文媒体代表参加新安江文旅融合专场推介会。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据介绍,该游轮最大载客量达200人,内部配备露天甲板、景观包厢及多功能厅,以国际设计理念打造“水上会客厅”,通过“观光游憩-美食体验-文化社交”三维场景构建,实现了下午茶、美食餐饮、日咖夜酒的全时段休闲覆盖。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黄山・岸香号”新能源观光游轮上,沉浸式体验“山水画廊”的生态之美。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岸上品味历史底蕴,水上尽享现代诗意”是岸香集团构建立体文旅生态的核心思路。游船航线串联屯溪区河街码头与屯溪码头,沿途串联屯溪老街、河街、黎阳 In巷等标志性景点,让游客在移动中饱览徽派建筑与新安江景交融的独特风光。
更值得一提的是,游轮与屯溪河街的“岸香・观澜居”民宿形成深度联动,游客登岸即可入住徽韵十足的特色民宿,沉浸式感受徽州生活美学,实现“水陆联动”的无缝衔接体验。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黄山・岸香号”新能源观光游轮上,沉浸式体验“山水画廊”的生态之美。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安徽岸香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保锁以三个“新”勾勒其战略图景:“一是打造水陆联动新场景,以国际化服务重新定义新安江游览品质,实现从‘民宿+’到‘游轮+’升级;促进文旅融合新发展,串联水上舞台、岸上矩阵和都市窗口三大空间维度,构建从乡村到河湖再到都市的多元化发展格局;共创行业发展新未来,将岸香号打造成水上‘直播间’和‘流量池’,融合婚礼、论坛、康养、演艺等多元业态,助力文旅产业发展,让流量转化为‘留量’。”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黄山・岸香号”新能源观光游轮上,沉浸式体验“山水画廊”的生态之美。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加拿大《搜罗传媒》总经理陈林说,当地通过游轮串联起山水景观与人文资源,把自然风光和历史底蕴转化为特色文旅产品,既提升了游客体验,也为文旅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慢游经济”样本,值得借鉴。
“黄山・岸香号”的成功运营,是黄山文旅从传统观光向深度体验转型的生动缩影。近年来,黄山市以打造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为目标,加快建设全域旅游发展先行区、示范区,而岸香集团的文旅实践正是这一发展战略的鲜活注脚。作为安徽本土企业,岸香集团跳出单一业态局限,将游轮观光、特色民宿、文化体验有机整合,构建起“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文旅产业链,为黄山文旅注入了现代活力。

图为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在新安江边打卡。中新社记者 韩苏原 摄
如今的黄山,文旅融合的创新实践遍地开花。从“岸香号”的水上漫游,到西递宏村的古村研学;从齐云山的生态康养,到徽州古城的非遗体验,多元业态的融合发展让这座旅游标杆城市焕发新的生机。310个中国传统村落保存完好,2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活态传承,8家全球前十高端酒店集团与3200多家特色民宿共同构成高品质住宿体系,让黄山成为兼具自然之美与人文温度的诗意栖居地。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们表示,将通过镜头和文字,对外讲述好文旅融合故事,让更多国际友人了解黄山在生态保护与文化传承方面的创新实践,吸引全球游客走进这座“向世界展示中国、展示安徽的最美窗口”,共赴这场融汇山水人文的诗意之旅。
(记者 赵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