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访谈丨续写千年友谊 开辟崭新未来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3-05-22 22:30:16





西安,古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中亚,“一带一路”首倡之地。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在陕西西安成功举行。历史、现实与未来在这里交织,绘就一幅中国同中亚世代合作的恢宏画卷。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多边外交活动,也是中国同中亚国家建交31年来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是中国-中亚机制建立3年来的首次峰会,在中国中亚关系史上树立起了一座新的里程碑。这次峰会取得了哪些成果?有着怎样的意义?

日前,在习近平主席亲自主持下,中国-中亚峰会在古都西安成功举办。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就峰会成果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峰会全程洋溢着亲密友好、团结互信的氛围,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往来续写历史,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谱写新章。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苏晓晖:这场主场外交非常成功,体现出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一步落实,体现出中国-中亚关系确实是中国一直希望能够打造的新型国际关系的典范,尤其是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成为重要示范作用。

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讲话,就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中亚提出“四点主张”,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并就怎样发展中国同中亚国家合作提出“八点建议”。这是新时代以来,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完整、集中、系统向国际社会阐述对中亚外交政策,得到了中亚各国元首的高度赞同和热烈响应,也为我们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 丁晓星:习主席重要讲话谈到了,希望中亚地区是稳定的、繁荣的、和谐的、联通的中亚,这四点准确把脉了中亚当前发展的特点。“四个坚持”是推动构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具体的路径,也有推动中国-中亚合作机制具体的八点建议,这次峰会成果确实非常多。

峰会期间,中国同中亚五国达成了包括《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中国-中亚峰会成果清单》等在内的7份双多边文件,签署了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成果之丰、内容之实、影响之大前所未有。


 

《西安宣言》宣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这是命运共同体理念首次在地区多边和双边层面全落地,为深化中国-中亚关系提供了新动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李永全:我们和中亚五个国家双边关系都很好,政治上没有问题,经济上互利合作,人文上我们主张和而不同、文明互鉴,这种良好的双边关系也促进了中亚国家之间关系的改善。现在中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也不错,所以我们建立中国和中亚更紧密命运共同体是有基础的,也是有条件的,未来也会很好。

此次峰会对中国-中亚机制进行了立柱架梁和全面布局,为扩大各领域交流合作搭建了新平台。各方商定将以举办此次峰会为契机,正式建立中国-中亚元首会晤机制,每两年举办一次,轮流在中国和中亚国家间举办。

这些新机制、新平台的建立,必将为扩大中国-中亚各层级交往,深化全方位合作拓展更为广阔的空间,提供更为有效的保障。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宣布了一系列重大合作倡议,为深化互利共赢开辟了新前景。包括扩大双方经贸合作,升级双边投资协定,推进中吉乌铁路项目,加快互设文化中心,推动开行面向中亚的人文旅游专列等等。

此次峰会为维护国际公平正义贡献了新力量。中国同中亚国家一致同意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定捍卫多边主义,抵制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为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树立了新典范。双方重申在涉及彼此主权、独立、安全和领土完整等核心利益问题上相互坚定支持,尊重彼此根据自身国情选择的发展道路,坚决反对任何势力以任何借口干涉内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苏晓晖:我们看到地区、国际形势仍然有巨大的变数,在这种变乱交织的背景之下,中国和中亚国家关系的发展,突显出的是团结合作、命运与共。相比于现在我们看到一些负面的动向,包括制造矛盾、分裂、搞大国博弈竞争是有明显区别的。所以说中国和中亚之间的积极互动,是对于未来国际关系向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对于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产生了更多积极的正能量。

中国-中亚峰会结束后,六国元首共植石榴树,象征着六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中国和中亚各国只要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六国的睦邻友好、合作共赢之路必定越走越宽广。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苏晓晖:很多中亚国家都纷纷表示,对中国发展道路、对中国治理模式、对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非常感兴趣,是不断在观察、在高度关注,同样也在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所以此时涉及未来发展,在与中亚国家进行交流合作的过程当中,是希望能够产生共同发展的目标,实现共同繁荣,在合作过程当中实现互利共赢。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是本届峰会最重要的政治成果,向世界昭示了中国和中亚各国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的坚定决心。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指出,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要做到“四个坚持”,即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苏晓晖:说到守望相助,很明显中国和中亚国家都感受到在外部环境当中有复杂的因素,尤其是域外势力干涉地区事务,以双重标准刻意制造分裂,以集团政治带来更多危险和风险。那么对于这些负面因素要通过守望相助来进行应对,才能够共同维护地区稳定。


 

坚持守望相助是出发点,那么坚持共同发展则是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的落脚点。未来,中国和中亚五国将持续提升经贸、能源、交通等领域合作水平,培育金融、绿色低碳、减贫、医疗卫生、数字创新等新增长点。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亚研究所所长 丁晓星:对于中亚国家来讲,中国是一个超大的市场,而且我们山水相连,有着地理上的合作优势。习主席讲,欢迎搭乘中国的快车,因为中国有完备的工业体系,中亚国家现在也面临着工业化、经济多元化重要任务,在这些方面都可以进行平等互利合作,实现中国和中亚共同发展。当然中亚国家在保障中国能源安全方面也作出了贡献,实际上合作是平等的、是互利的。

我们将以普遍安全为着力点,共同践行全球安全倡议,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破坏中亚国家合法政权、策动新一轮“颜色革命”,始终保持对“三股势力”零容忍,合力打击毒品走私、跨国有组织犯罪,加强生物安全、网络安全和应急救灾合作。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 苏晓晖:坚持普遍安全是要遵循国际规则、遵循联合国宪章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在这一点上中国和中亚国家有共同语言、有共识,而且在不断落实。我们都希望维护国内稳定,聚焦发展,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尤其是通过干涉内政来达到一己私利,实现战略目标,在这一点上中国和中亚国家有互信,同时也在进行紧密的沟通和交流。

我们将以世代友好为根本点,积极建立多元互动的人文交流大格局。

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刚还表示,中国-中亚机制是中国同中亚国家相向而行的结果,具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广阔发展前景。此次峰会为这个机制开了个好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发挥元首外交的战略引领作用,将各国元首达成重要共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坚持高效务实、实惠管用、开放包容的三大原则,将遵循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加强机制建设、拓展经贸关系、深化互联互通、扩大能源合作、推进绿色创新、提升发展能力、加强文明对话、维护地区和平的“八点建议”,将共同描绘的蓝图转化为路线图、实景图,不断做大做强中国-中亚机制。

在峰会的主旨讲话中,习近平主席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长安复携手,再顾重千金。”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广泛的现实需求、坚实的民意基础,千百年来,中国同中亚各族人民一道推动了丝绸之路的兴起和繁荣,为世界文明交流交融、丰富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而今六国元首西安相聚,续写千年友谊,开辟崭新未来,中国-中亚合作在新起点上再出发。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中国和中亚国家乘合作之舟,扬时代之帆,必将在建设命运共同体的新航程上乘风破浪、携手前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时政微纪录丨琴澳和鸣 共谱发展新篇 时政微纪录丨琴澳和鸣 共谱发展新篇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