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深中通道主線全線貫通,與港珠澳大橋的「競合」關係備受關注。中山大學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教授鄭天祥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要避免兩者在客貨源方面出現惡性競爭,根本上需要港珠澳大橋進一步提高利用率,與深中通道形成優勢互補。他建議兩者將來在珠江口形成交通「內環」,在粵港澳大灣區戰略下設立「共同管理」模式,譬如設灣區交通管理委員會等類似共管機構,以發揮出兩者最大效益,亦更好地助力打造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
「粵車南下」可採「分區」等措
「港珠澳大橋要逐步放寬上橋牌照的申請條件,提升大橋利用率,才能更好地發揮大橋作用。」鄭天祥建議,香港在研究探索「粵車南下」的同時,到時可靈活採取「分區」、「收費」等措施引導車流。
「在港珠澳大橋開放內地車上橋的基礎上,與深中通道將來在珠江口形成一個交通『內環』,而且要共同管理。如此『打配合』,才能發揮出兩者的最大效益。」鄭天祥建議,兩者形成「內環」一個整體,可設計成類似於城市環路作用的「單向行」,沿途設施要配套好。「一般的旅客也是希望不要走回頭路,旅遊就更適合環狀的交通;而忙着要辦事的車主則找最短路程的、收費最低的,各種需求不同。所以也要有個共同管理的機構來進行協調,利益共享,而避免兩者變成相互競爭。」鄭天祥說。◆香港文匯報記者方俊明廣州報道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