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听贤者对话,寻文明之源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直播回顾】意大利小姐姐带你飞!广交会二期“缘”来如此精彩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开幕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个点看一座城,习近平重庆考察传递哪些信息?

习近平重庆行丨城市更新助力美好生活——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

大灣區規劃綱要5周年|善用灣區資源 推動科研發展

发布时间:   来源: 香港文匯報
    圖為位於廣州南沙的科研實驗室。(資料圖片)
 
      (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陸雅楠)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焦點之一。《綱要》發布5年來,大灣區目前已成為世界上其中一個最具實力和潛力的創科集群地。事實上,從科研資金「過河」、國家開放多項科技計劃予香港學者申請、數據和物資等創新要素逐步有序流通,以至目前發展得如火如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五年間大灣區創科從不間斷地取得突破,助力無數區內學者和初創企業茁壯成長,為國家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不斷增強提供支撐。香港多名創科公司創辦人、大學學者及創科界代表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指,大灣區擁有完整的創科生態鏈,於人才、政策、資金、市場等方面均見優勢,而且當中仍有無數潛力尚待發掘,深信未來灣區創科發展定必可進一步用好各城市所長,將國際創科中心做得更好。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全球創新指數》,「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蟬聯全球第二位,是研究、產品開發和先進製造業的重要基地,而灣區各城優勢互補,更是成就國際科創中心的關鍵。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盧怡君是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首批港澳得主,她專研優質、安全且便宜的儲能電池,2020年開辦初創公司並在深圳設立了研發中心,目前進入融資階段,以籌集更多資金拓展生產線,目標在兩年內推出產品。

    盧怡君表示,公司過去雖獲眾多支持,包括獲企業投資數千萬港元協助將「安全低成本液流電池」技術商業化,但要在港建立中試基地還是相當困難,「相比之下在深圳能夠租到更便宜的地方,而且深圳和香港之間有很多聯合(資助)項目,推動深圳院校和公司,跟香港學者深入合作」,有助香港初創企業有更大發展。

      她特別提到,香港雖然不乏研發人才,但相對缺乏產業化過程需要的大量應用工程人才,「電池裏面所有材料你都清楚了,但要將它放大成產品,怎樣降低成本,怎樣增加效率,這時候需要的不是研發技能,而是工程化。我覺得在大灣區內地城市,有助我們接觸更多不同人才,這也是我們把中試基地設在深圳的重要原因。」

      國家正朝着「2060」雙碳目標邁進,盧怡君深信團隊工作可為此作貢獻,而大灣區正是最佳發揮舞台,「正因國家有此明確目標,不論是申請資助,做產品規劃還是拓展業務,我覺得都有很大支持。」她說,目前很多能源企業均有意進行轉型,只欠缺安全、便宜的儲能方式,導致難以大規模應用再生能源,「所以我們很清楚知道,這是個『卡脖子』的重要問題,而這給了我們很大原動力。」
 
     學者:港可助推廣創科成果
 
      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則表示,對整個創科生態鏈來說,香港於灣區的定位可以專注在「上游」和「下下游」的兩端。他分析,香港有五所世界百強大學,在高等教育及上游研發有許多「寶藏」供發掘其商業化價值;至於灣區內地城市則可承擔評估和應用測試角色,及負責中游的科技轉移;而整個大灣區擁有8,000多萬人口,擁有廣闊的下游市場潛力和投資機會;當在灣區成功建立市場案例後,香港再可利用自身優勢進行「下下游」的國際化融資和推廣,讓灣區創科成果走向全球。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指,過去五年間大灣區各內地城市於創科方面已取得矚目成果,廣州、深圳等城市誕生眾多領先創科企業,香港在金融科技、學術成就等方面成績斐然,無數頂尖科學家更是雲集於此。惟他亦強調,大灣區創科仍有眾多潛力待發掘,例如目前各內地城市資助政策不一,「未來是否可以統一去做,免得科企要逐一『格價』呢?」或讓大灣區各城市共同設立基金,共同投資灣區創新科技企業等等,期望有關當局可全面檢視現行大灣區創科政策或試點,未來把好的政策和措施應用到整個大灣區,讓其更蓬勃發展。
 
「優青」向港澳開放 科研資助添底氣
      盧怡君(中)表示,「優青」頭銜為自己帶來的幫助,較項目本身逾百萬元計的經費支持來得更加重要。 (香港文匯報記者黃艾力 攝)

      年輕一代科研人員的發展,是大灣區創科進一步提升的重要引擎。自《綱要》出台以來,這五年間國家推出多項惠及香港青年科學家的重要措施,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於2019年和2022年,先後向港澳地區開放「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讓港青科學家獲得更多資助機會及認可,而2024年起更進一步開放門檻及金額更高的「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為具備潛力的香港年輕科創人才走上世界科技前沿提供助力。

      香港中文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學系教授盧怡君分享說,自2019年獲選以來,「優青」頭銜為自己帶來的幫助,較項目本身逾百萬元計的經費支持來得更加重要,「『優青』是對香港科研工作者的一份認可,讓我們更有底氣,更有資格去申請其他項目。」
 
      獲選學者:利吸專才加入項目
 
      她還提到,在招收學生或是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其課題組方面,也深深感受到「優青」頭銜發揮了非常正面的作用,讓更多學生和博士後「慕名而來」,共同為開發優質、安全、便宜的儲能電池而努力,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和解決全球變暖問題貢獻力量。

    「提起這個,其實今年亦將會是首次開放『傑青』予港澳科研工作者申請,我們都覺得很開心,相信未來開放予港澳的基金必定有增無減。」盧怡君認為,這類向港澳年輕人才開放的科研資金,將有助他們打開大灣區豐富創科資源的大門,未來於科研路上取得更大成功。

大灣區創科主要措施和成果
      科研資助
 
      至去年中,約8億元人民幣內地科研經費獲批「過河」予本港大學及科研機構,進行約530個研發項目
     「粵港科技合作資助計劃」撥款總額逾10億港元,支持380個粵港高科技及科技成果轉化項目
     「內地與香港聯合資助計劃」2019年推出至今批出86份申請,香港部分涉款1.72億港元
 
      人才支持與互聯互通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2019年起先後向港澳地區開放「優秀青年科學基金項目」和「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今年更進一步開放「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以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造就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學術帶頭人
      大灣區內地城市試點實施往來港澳人才簽註,便利內地人才南下來港進行科研、文教、衞健、法律、商務等交流訪問;在港註冊公司的非中國籍科研人員亦可申請兩年或以上的「一簽多行」簽證,順暢高效到訪內地開展科研考察

     創新要素跨境便捷流動

     容許五所本港大學的內地分支機構,可獨立申請人類遺傳資源出境來港進行科研工作
     推動大灣區數據跨境流動,兩地個人信息「標準合同」便利措施會首先應用於銀行業、徵信業及醫療等跨境服務上,並有序擴展至其他業界
    推出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首階段由雙方提供的100多項「跨境通辦」政務服務的專題網站已經推出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
 
     港深兩地共同推進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建設,包括87公頃的香港園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及300公頃的深圳園區
     其中深圳園區規劃去年已公布,指出在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率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要「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香港園區由西至東分兩期發展,第一期已完成規劃,總樓面面積可達到100萬平方米,會劃分成不同產業主題的片區,第一期的首三座大樓將按照原定時間表,由2024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特區政府並正爭取在該處建立香港首家、以生命健康與人工智能(AI)兩大領域相結合的「國家實驗室」
 
   其他成果
 
    「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四年在《全球創新指數》排第二,而香港排名在亞洲保持第五位、在全球第十七位
      截至2023年,香港成功引入約30間重點企業落戶或即將落戶,包括多所市值或估值過百億元的創科企業,初期投資預計達300億元,創造約一萬個職位,主要涵蓋科研及管理層職位
     整理:香港文匯報記者 姬文風

特稿:河套創科園規劃 港深合作注動力
 
      圖為深港澳青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參觀。(資料圖片)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是大灣區創科焦點,由香港與深圳共同打造「一區兩園」,建立有利於科技產業創新的國際化營商環境,實現創新要素便捷有效流動。當中位於落馬洲河套、佔地87公頃的香港園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第一期已完成規劃,總樓面面積可達100萬平方米,會劃分成不同產業主題的片區,首三座大樓由今年年底開始陸續落成。
 
     香港創科界人士形容,河套會是「人流、物資流、數據流等各類措施的最佳試點」,事實上,2023年施政報告亦表明,會研究在河套區以人面識別技術達到「無感過關」,實現便利科研人員進出的創新性措施。

    至於佔地逾300公頃的深圳園區,去年8月中央亦公布了《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為其定下發展定位,包括成為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先導區、國際先進科技創新規則試驗區、粵港澳大灣區試驗轉化集聚區,目標在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率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2035年「成為世界級的科研樞紐」。
 
     業界:成功經驗輻射灣區

     立法會科技創新界議員邱達根說,大灣區各城市於人才、資源等方面優勢眾多,「現在最需要是突破各自的制度瓶頸,打通經脈,而河套正是重中之重,在裏面先行先試,成功後將有關政策、法例開拓至整個灣區。」

     他舉例,要讓科研人才做到無縫過關,往來香港與內地工作需要突破相關工作簽註要求;又如科研機構在河套兩個園區落戶,如何讓兩地科研結果同樣獲得國際標準和認可等,這些都需要通過河套做試點,尋求突破。他認為,結合兩地人才、資金、國際認可標準等優勢,加上進一步促進數據跨境流通,河套區的藥物研發及人工智能等產業發展均大有可為。

     立法會選舉委員會界別議員、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黃錦輝表示,河套是香港「北部都會區」與「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交匯點,去年施政報告建設「北都大學教育城」,更令人感到期待,「各大學可將研究項目帶過去,一來鄰近深圳,便利兩地交流合作,而且區內的數據、生物樣本等資源可更自由流通,定可幫助加速研究。」
     (來源:香港文匯報A08:文匯專題 2024/02/24)
上一篇:粵港澳大灣區5周年 外貿互聯互通獲新突破
下一篇:大灣區規劃綱要5周年之玩轉灣區篇|「一程多站」遊灣區 百玩不厭收穫豐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