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正式制定出台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试行)》,这是我国首部媒体人工智能使用规范化标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近期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密集推出多部生成式AI作品,此次规范的制定有何深意,对哪些方面提出规范?《中国电视报》记者为此专访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
记者:
作为第一家出台并实施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的媒体机构,总台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制定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
姜文波:
随着今年AI大模型与各类文本生成、文生图、文生视频工具的快速发展,全球传媒业也迎来内容生产、传播与消费方式的全方位变革。总台以前瞻思维主动迎接日新月异的智能时代,时刻保持对前沿科技的嗅觉和敏感度,抓住AI的机遇,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危机感,积极探索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媒体领域的创新应用。
为了更加规范、合理、安全、高效应用人工智能,总台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结合总台工作实际,制定了《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试行)》。
记者:
您能介绍一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的总体思路吗?
姜文波:
总台这一规范的出台,首先是鼓励人工智能的创新应用,利用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引领行业发展。与此同时,总台坚持发展和安全并重、促进创新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的原则,对人工智能应用实行包容审慎和分类分级监管,通过对各个内容制作领域、环节的规范要求,严格把控内容质量,确保生成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优质内容,探索优化应用场景,构建应用生态体系。
记者:
总台在人工智能的应用上都遵循哪些原则?特别是媒体机构在应用人工智能时更应注重哪些方面的问题?
姜文波:
不管技术如何发展变化,作为主流媒体来讲,遵循导向正确原则始终是首要原则。总台人工智能的使用必须遵守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及道德伦理要求,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智能向善,努力践行用主流价值导向驾驭人工智能。
此外,《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使用规范(试行)》提出了媒体在运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要遵循的各项具体原则进行了明确的说明与要求。
总台还将在实际中逐步探索具有广泛共识的人工智能伦理指南和行业准则。
记者:
总台作为最权威的国家媒体之一,对人工智能在媒体内容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做出了哪些要求?
姜文波:
总台在积极探索人工智能运用的同时,也冷静思考和防范潜在风险,坚决守住新闻真实性这条“红线”,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切实履行好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为公众提供真实、客观、全面的新闻报道。
规范中也明确提出了设立严格的审核机制,设立明确标注规则等相关规定。同时对于人工智能在媒体各领域应用中的具体环节、场景等进行了规定。对于可能涉及的数据安全、隐私、个人权益等都有明确规定。总台将逐步建立人工智能应用安全风控体系,不断完善相关应用规范。
记者:
针对您所说的上述内容,总台将如何对人工智能的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姜文波:
总台将由多部门联合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形成评估、审查、准入、报备、处罚等一系列的监督管理措施,定期对总台人工智能应用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总台相关机构安排专人负责人工智能应用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强化人工审稿工作,严格把好内容关、技术关。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将由相关主管部门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总台也将会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管理规定以及人工智能发展和应用场景的变化持续修订完善管理规定。
记者:
总台将如何持续推动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在媒体领域的应用?
姜文波:
总台坚持向科技创新要生产力,持续深化“5G+4K/8K+AI”发展战略,不断推进“思想+艺术+技术”融合创新。慎海雄台长牵头谋划、靠前指挥,要求全台要有居危思危的忧患意识和“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大力推进视听媒体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研究,让新质生产力成为总台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近期,总台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密集推出多部生成式AI作品,包括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首部AI全流程赋能译制的英文版中国龙主题系列微纪录片《来龙去脉》,今天(3月22日)还正式发布了AI全流程微短剧《中国神话》、微短剧《AI看典籍》,这些正是总台将AI生产力进行创新性应用和创造性转化的最新实践。
总台将秉持开放、共赢的理念,联合人工智能科研机构和企业,依托海量的高品质视音频数据和专业化的媒体创作能力,打造具有中华特色、国际先进、实用性强的视听媒体大模型,推动创建媒体生产的新质生产力,支撑总台高质量发展,为媒体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总监制 ▏杨 华 张利生 窦小文
监 制 ▏徐朝清 张亚东 鲁子奇
主 编 ▏王 莹 徐 克 胡姝姝
编 辑 ▏孙嘉瞳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