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灣區」主題採訪活動今日(11日)在廣州正式啟動。(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艾力 攝)
(香港文匯報記者 蔡競文)今年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5周年,為全面深入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就,「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今日(11日)在廣州正式啟動。
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徐磊介紹,為全面深入報道粵港澳大灣區發展成就,展現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發展美好前景,有關部門共同組織開展了「機遇灣區」「機遇香港」「機遇澳門」主題採訪活動。活動期間,二十多家中央媒體、廣東媒體和港澳媒體,上百名記者將用鏡頭語言、詳實數據和鮮活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果,展現香港、澳門發展的獨特優勢,展現粵港澳三地合作的生機活力。
中宣部港澳台新聞局副局長、一級巡視員徐磊。(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艾力 攝)
主題採訪活動將持續至6月18日,採訪團從廣州出發,經深圳進入香港,從香港經港澳大橋出,再從澳門到珠海,期間將深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採訪政府官員、專家學者、商界代表、外籍人士、青年群體等,展現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取得的重大成就、為港澳發展帶來的重大機遇,反映「一國兩制」的獨特優勢和粵港澳三地合作的生機活力,生動反映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一國兩制」事業發展新實踐的美好前景。
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香港文匯報 記者 黃艾力 攝)
國家在2019年2月發布《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自此藍圖繪就,號角吹響,大灣區夢啟航。廣東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張虎在廣州出席「機遇灣區」廣東主題採訪活動時指出,經過5年努力,大灣區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展望未來廣東省將攜手港澳打造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走出高質量發展之路、彰顯中國式現代化特質的大灣區。下一步將朝五個方向重點發力,其中排首位的是強化發展戰略協同聯動,未來將圍繞鞏固香港金融、航運、商貿等中心的地位,積極對接香港北部都會區開發建設和澳門「1+4」適度多元發展策略,聚焦跨境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合作、產業體系共建、民生深度融合等重點領域,及支持澳門打造世界旅遊休閒中心,以更好支持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張虎表示,第二個聚焦方向是強化科技產業互促雙強。廣東省將加快建立與港澳及國際有效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持續推動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高水平實驗室等創新平台共建共用共享,聚焦前沿優勢領域新建一批粵港澳聯合實驗室,聯合港澳推動科研攻關取得更大進展。三是強化全方位互聯互通,廣東省將攜手港澳用好管好港珠澳大橋,加快推進跨珠江口通道建設,不斷提升大灣區內外聯通能力,加快打通大灣區各類要素跨境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提升人員車輛往來、貨物通關、資金跨境、數據安全傳輸等便利化水平,及進一步深化大灣區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領域的民生合作,促進公共服務融通共享。
推動科技創新 強化合作平台建設
四是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張虎指廣東省將堅定不移推動全方位對外開放,穩步推進由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拓展,聯動港澳開拓國際市場、參與全球競爭,加快構建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最後是強化重大合作平台建設,他稱廣東省將充分發揮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等重大合作平台作用,聯合港澳因地制宜培育各平台主導優勢領域,持續強化制度創新與規則試驗,積極推動與港澳公共服務體系銜接,「以點帶面」引領粵港澳深度融合發展。
相向奔赴成新常態 推進「灣區通」
張虎提到,隨着粵港澳人員往來日益便捷,進一步推動三地人員往來交流,今年首5個月,經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出入境的旅客突破千萬人次,而去年香港居民北上內地約5300萬人次。他認為港澳居民北上熱度高企,雙向奔赴已成為生活新常態。他亦透露,目前正積極推進實施「灣區通」工程,進一步打通粵港澳三地投資貿易、資質標準、市場准入等方面的堵點,實現各類資源要素流動更加便捷高效,打造最具吸引力的營商環境、創新環境。粵港政務服務「跨境通辦」正式實施,粵港兩地率先實現數字身份認證互認,108項高頻政務服務實現粵港跨境通辦,首次實現內地政務系統對香港市民身份的在線認證。
互聯互通優化升級 滿足投資需求
金融市場方面,張虎說深港通、債券通「南向通」、跨境理財通、互換通等措施落地實施,人民幣成為粵港澳跨境收支第一大結算貨幣。而「跨境理財通2.0」於今年3月正式啟動,在投資者准入條件、參與機構範圍、合格投資產品範圍、個人投資者額度等方面進一步優化升級,更好地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的資產配置和理財投資需求。粵港、粵澳跨境車險「等效先認」政策落地實施,去年共有超3萬港澳機動車享受到政策便利。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