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事热潮涌,从全运会看茂名新城借体育势能拔节生长


来源: 南方+   时间:2025-05-12 22:09:10





5月10日,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在茂名新城举行。上午,定向团体赛短距离个人赛在茂名市民公园开跑。

一年后,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将在茂名新城开幕。从全运会赛事活动热潮涌动,到省运会场馆建设蓄势待发,茂名新城以活力迸发的姿态聚焦全国目光。从“赛事承办者”到“城市发展谋划者”,茂名新城正在以体育为支点,撬动城市能级跃升、民生福祉改善的连锁反应,澎湃着现代化新城拔节生长新动能。

体育赋能

赛事流量推动城市品质新跃迁

初夏的茂名新城市民公园绿意盎然,处处显示出蓬勃的生机。在这里,第十五届全运会群众赛事活动定向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运动员们手持地图和指北针在公园绿地间快速穿梭,观众加油声此起彼伏,体育激情与生态城景相互交融,令人振奋。

近年来,“以赛兴城”成为促进城域发展的创新举措。茂名新城积极把握机遇,借助各类赛事的举办,为城市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走进茂名新城,奥体中心“一场两馆”拔地而起,与茂名南站共同勾勒出现代化城市轮廓。作为明年广东省第十七届运动会主会场,“一颗荔枝,两扇贝壳”的造型,巧妙融合了荔枝文化、海洋文化与好心文化,将成为茂名城市形象的崭新名片。

目前,奥体中心体育场整体完成进度已达70%,篮球场、网球场和足球训练场基层全部完工,项目预计今年9月底完工。体育馆、游泳跳水馆的土建工程、钢结构、二结构已完成施工,项目整体完成进度60%。

作为茂名“融珠入湾”的核心枢纽,茂名南站高铁站配套工程同样进展迅速。南站站前广场地下室、公交首末站楼主体结构工程已顺利完成,正开展地下室装饰、消防、室外给排水及南北人行通道等工程施工。

在2025年广湛高铁开通和2026年省运会举办“两大机遇”叠加下,茂名城乡发展脉络正悄然改变。

2025年1月,茂名市委、市政府谋划构建老城区“历史文化核”、茂名新城“现代活力核心”与南部滨海“未来发展核”三大内核的概念。如三枚棋子,在“新与老”“南与北”“产与城”的辩证关系中落子成局,勾勒出“山海呼应、古今对话”的立体城市意象。

“茂名新城正以城市重点项目为引擎,驱动新城‘现代活力核’加速成型。”茂名新城管委会相关负责人的话语中透着对城市蝶变的期许。当前,茂名新城正以体育赛事为支点,继续以交通先导与生态联结,将原本松散隔断的共青河片区、高铁片区、茂东片区等紧密连接起来,撬动起从“功能补位”到“品质引领”的跃迁。

文化浸润

赛事“短期热度”迈向“长效动能”

体育赛事不仅推动茂名新城拔节生长,还激发了市民参与体育的热情。如今,在茂名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健身的市民。公园、广场上,人们跳着广场舞、打着太极拳;体育场馆里,孩子们在学习篮球、足球等运动技能。

“城市拥有众多广场,晚上看到许多群众在锻炼,群众体育活动氛围浓厚。”第一次来到茂名的上海队领队林国平,对茂名群众体育活动深入城市肌理赞不绝口。他说,这座城市从居民住宅、城市建筑都有好规划,连路边一些景观都规划得比较有品味,有机会再来茂名。

“从运动员报到、参加技术会议到前往赛场,茂名在各方面都做得非常好,感受到主人翁的热情。”在香港队游羿眼里,这次赛事活动不仅规范,而且处处体现出茂名人的热情,为参赛运动员带来了很好的体验。

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教练员感受到“茂名温度”,源自于茂名好心文化基因转化为全民参与的文明实践。

“每天早上4点准时来到酒店等候运动员,把运动员送到赛场。在他们比赛期间,我们才能抽空吃早餐、清扫垃圾。”接送大巴车司乘员柯燕梅说,这本来就是职责所在,不值一提。

在赛场周边,由132名志愿者组成的“好心服务团”已开展3轮应急培训,他们提供引导、翻译等服务;不少市民主动报名担任“文明引导员”,在街头为游客推荐本地美食、讲解景点故事,用最朴素的方式诠释“东道主”的担当。

当“好心文化”从冼夫人家训中走出,成为市民举手投足的行动自觉,体育赛事的“短期热度”便悄然升华为城市发展的“长效动能”,吸引着八方游客深度感受城市温度,驱动文旅产业蓬勃生长,更让投资者看见茂名向海图强的无限潜力。

来自湖北代表团的王俊动情地说,“茂名给我的感觉非常好,我希望等市民公园花开的时候再来,重温一下自己跑过的路线和美好的回忆。”

采写:南方+记者 周梁 许仪

拍摄:冯洁云 周梁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视频丨习近平会见斯洛伐克总理菲佐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