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在古人的诗句中,黟县犹如“世外桃源”般的存在。作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黟县绝佳的生态与厚重的人文相得益彰,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也是“中国明清古民居博物馆”。
作为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和传承地之一,黟县境内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2地、全国历史文化名村6个、中国传统村落44个、6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88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1684栋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
全域旅游是全新的旅游发展模式。黟县在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过程中,锐意改革,大胆实践,走出了“小而精、精而特、特而强”的全域旅游创新发展道路。如今的黟县,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美食,不仅“季季有亮点”,更是“处处见风景”。
立足实际创新体制机制
36年来,黟县这座千年古县,在全域旅游发展的道路上,经历了起步阶段、提速阶段和转型阶段,实现由山区小县向国际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华丽转身。秉承世界级旅游资源优势,全县文化旅游接待量由2012年的622万人次增加至2021年的1273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由2012年的49.6亿元增加至2021的101.6亿元。
《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十四五”建设发展规划》明确“高水平建设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构建以黄山市为龙头,辐射带动池州、宣城、安庆三市的“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共进发展新格局。黟县加大顶端设计,高质量发展融入‘大黄山’(皖南)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
深入实施“文旅名县”战略,科学规划提供全域旅游政策保障。编制《黟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黟县“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开展资源整合开发、全县大景区建设、旅游公共设施建设、旅游业态创新发展等工作。构建“一核(县城文化休闲旅游综合体)集聚、两翼(西递徽文化体验区、宏村徽派精品度假区)齐飞、三片(黟西北生态旅游示范区、西武-碧山文旅度假集聚区、渔亭桃花源休闲体验集聚区)激活、全域发展”的黟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空间格局。
以体制机制建设为抓手,构建全域旅游治理体系。推广运用“作退一步想”工作法,成立黟县民宿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效解决游客诉求。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引领作用,探索县域旅游综合执法改革,推行黟执法APP,大幅提升旅游领域综合执法效能;启动实施县域治理大数据指挥中心及智慧旅游运营中心,完善智慧化公共服务设施,提升旅游供给精准性;积极运用平台经济思维,开发打造集食、宿、行、游、购、娱等于一体的“徽黄游”平台,汇集旅游各环节基础数据,实现“一部手机游黟县”。
项目引领产业提档升级
今年8月,黄山•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携手世界十大酒店集团之一的凯悦酒店集团,引入旗下全球顶级奢华度假酒店品牌Alila(阿丽拉)入驻黟县,成为安徽省首家该品牌酒店。
黄山域见国际旅游度假区项目计划总投资30亿元。围绕“康养、休闲、体验”三大主题,整合打造秀里沉浸文化体验、高端生活度假区、田野乐园、探索营地等差异化业态,同时引入Alila、凯悦等国际知名度假酒店等。
项目的落地标志着黟县对标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推动全域向高颜值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又迈进了新的一步。
近年来,黟县始终坚持开放合作模式,规划布局了一批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的旅游项目。构建高端旅游度假服务体系,成功引进新加坡悦榕集团、景域帐篷客、东榕华美达等高端特色度假品牌,签约黟美小城、龙江文旅度假区等重大项目,稳步推进中国书画小镇、西递驿、狐巴巴乐园、西递泊心云舍高端民宿等项目建设。并以乡村旅游特色产业集聚(基地)为载体,重点打造宏村艺术小镇、西递遗产小镇、古黟漫居微型产业集聚区、关麓书香小镇等4大服务业集聚区。
完善功能提升旅游要素供给能力。充分利用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的品牌影响力,以满足市场需求规模与层次为目标,推动旅游供给要素的建设和完善。形成了以中国徽菜名店、特色美食街、高星级酒店、文化主题酒店、徽州精品民宿、房车营地、帐篷客酒店、森林木屋、旅游夜市、匠心坊、大型实景文化演出、节庆活动等为代表的旅游供给体系。
传承与保护利用相辅相成
粉墙黛瓦马头墙,飞檐翘角花格窗。来到塔川书院古民居民宿,山水园林的景观布局和古色古香的徽派古建楼台,漫步其中,仿佛一场与时空的对话。
塔川书院由五栋独立的徽州民居构成,有餐饮、耕读堂、文化体验亭、沿河景观带等多个功能分区,灵活运用地势、溪流以及周围田园景致,全木质小桥从门前延伸至院内,整体设计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在黟县,和塔川书院一样,保留了古徽派建筑风格的结构,又结合当下现代生活需求的民宿还有很多。
黟县旅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利用。先后出台《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黟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工作意见》、《黟县中国传统村落项目建设督查制度》等,深入推进文化生态整体保护工作机制建设。编制传统村落保护整治利用规划,出台系列规章制度,制定古建筑修缮七步骤九流程,创新多种业态、古村落古民居整合等保护利用模式,最大限度保留和恢复古村落肌理。2020年“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观测点管理与监测中心”授予“黟县中国观测点最佳古村落保护可持续发展案例奖”。
活化利用非遗彰显特色。成立县非遗保护中心,建立校企实习、实践基地,建成非遗传承基地(中心)20个,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进民宿等活动,以“非遗+景点”“非遗+文创”等方式助推产业融合。加强对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徽州三雕、徽州楹联匾额等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形成“幢幢有故事、村村有文化”的古村落文化风景线,进一步带动全县徽州古民居营造技艺和徽州三雕队伍的发展。并扶持建立黟县茶博馆、万春博物馆、黟县金星民间博物馆等,逐步形成以非国有博物馆、专题博物馆和非遗展示中心多形式发展的保护格局。
文旅融合与跨界打造品牌
今年来,“黄山美好生活季”、“新时代•新徽商”2021年度发布仪式、首届长三角绿水青山运动会、中国黄山(黟县)乡村摄影大展相继在黟县举办,来自四海八方的嘉宾、游客、商会代表、赛事选手充分领略了“黟见如故 自在桃源”的黟县魅力。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黟县依托世界旅游组织旅游可持续发展地观测点等平台,不断打造跨境旅游产品,连续举办17届乡村摄影大展、17届山地车公开赛、12届柯村油菜花节等节展赛事。全方位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持续加大“名城、名湖、名江、名山、名村”国际精品线路宣传推广。围绕丰富旅游线路,结合“赏花、避暑、赏秋、民俗”四季特色推出民宿游、研学游、养生疗养、“白+黑”夜游等产品,打造“皖南金项链”自驾游等特色主题游线路10余条,其中,西递、宏村成功入选“古徽州•新农村”体验脱贫成就、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线路,黟县徒步露营线获评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线路。
以“旅游+”打造全域旅游的“全球名片”。黟县挖潜休闲度假业态、户外运动业态、文化产业业态,逐步形成了旅游与农业、文化、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的特色模式。以乡村为依托,重点提升休闲、度假、体验、参与四大板块。“旅游+文化”,成功打造《宏村•阿菊》《西递传奇》等夜娱产品,秀里影视村、守拙园等影视创作基地,《卧虎藏龙》等30余部影视剧完成拍摄;“旅游+研学”,建成国家级研学基地1个、省级2个、市级2个,开发开蒙礼、学篾匠等研学游特色活动,《鹰眼俯瞰 水脉宏村》《南屏寻美 古村绘伞》等多项特色课程;“旅游+体育”,成功打造山地车骑行、登山步道、公共体育服务三大系统,引进骑游、滑翔伞、热气球等时尚户外休闲运动项目,建成徒步摄影线路13.6公里,近五年共吸引体育爱好者200余万人次,产生综合经济收入88.4亿元。进一步丰富新兴业态品牌,全力塑造“生态型国际化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