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世界读书日,听贤者对话,寻文明之源

习近平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强调 进一步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直播回顾】意大利小姐姐带你飞!广交会二期“缘”来如此精彩

第三届全民阅读大会在昆明开幕

时政新闻眼丨从三个点看一座城,习近平重庆考察传递哪些信息?

习近平重庆行丨城市更新助力美好生活——走进九龙坡区谢家湾街道民主村社区

这个味儿,够鲜--淮安“文楼汤包”

发布时间:   来源: 欧洲侨报


皮薄蟹黄馅味美

入喉顿觉周身爽

这道淮味美食

晶莹剔透

轻轻提 慢慢移

先开窗 后喝汤

最后一扫光

……

这句流行于淮扬等地的“顺口溜”

说的正是“文楼汤包”的吃法

1997年

“文楼汤包”

被中国烹饪协会授予

“中华名小吃”称号

2009年

文楼汤包的制作技艺

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楼汤包”的历史

要追溯到清朝嘉庆年间

文楼,位于古运河畔的河下古镇

当时的河下漕运兴盛,高朋满座

常有文人雅士

在此欣赏湖光水色、吟诗作对

文楼因此得名

据传“文楼”名乃乾隆皇帝所赐

乾隆南巡经过河下

与大学士纪昀轻车简从来到文楼

恰逢楼内宾客赌对为乐

便一时兴起参与其中

不想当地一名村妇信口出一上联:

“小大姐,上河下,坐北朝南吃东西”

君臣苦思良久,竟无言以对

遂赐小楼名“文楼”

文楼店主陈海仙

精心研制出水调面汤包

晶莹剔透、绵软异常、鲜香扑鼻

受到食客追捧

“文楼汤包”逐渐名扬天下

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

“桂花飘香菊花黄 文楼汤包人争尝

皮薄蟹黄馅味美 入喉顿觉周身爽”

作为与淮饺、烫面饺

并称为“淮点三绝”的“文楼汤包”

至今已传承6代

绵延200多年

每天的中午和傍晚

是“百年文楼”老店的裴玉权师傅

最忙碌的时间

作为“文楼汤包”非遗第六代传承人

裴师傅每天都要包上数百只汤包

至今已有20多年

在裴师傅看来

文楼汤包最难得的是擀面皮功夫

汤包师傅需要日复一日地练习

才能做出皮薄如纸、透亮明澈、

一点就着的面皮

而汤包的馅料也不简单

以老母鸡、蟹黄、肉皮、鸡丁、

黑猪肉、虾米、竹笋、

香料、绍兴酒等配料精心熬制

待汤液冷却凝固而成

将冷冻的馅料包入汤包皮内

捏出褶皱,上笼大火蒸5-6分钟

出笼后

汤包中的馅料融化成了鲜美的汤汁

汤包明亮闪闪,风吹欲破

似一朵含苞待放的水莲花

因此,“文楼汤包”

有“放下像菊花,提起像灯笼”的美誉

汤包蒸熟瞬间颇为烫手

从蒸笼抓到盘里

也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

抓取的力度要轻且快

否则一不小心

汤包就会露馅

抓的过程不仅考验师傅手艺

同时也检验着面皮的质量

如今

“文楼汤包”盛名远播

吸引很多游客慕名而来品尝

单只汤包价格在30-50元不等

作为一道淮扬名菜

“文楼汤包”在很多以

淮扬菜为主打的饭店都能尝到

仅文楼在淮安就设有四家分店

每天汤包销量逾千只

节假日高峰期每天三千只左右

为了满足食客需要

“文楼汤包”的口味也在不断改良

从以往的重油到如今的清淡

由原季节性供应到如今的常年供应

同时

文楼汤包还在包装上不断改进

通过真空包装上线销售

让外地食客能够轻松地品尝到“文楼汤包”

淮小布

上一篇:海内外媒体助力镇江加速跑
下一篇:淮味千年|穿山林、吃营养餐、住“豪宅”……淮安草鸡养成记

首页   |   关于我们

Copyright © http://www.eurochinesedaily.com 欧洲侨报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