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奢香(1358-1396),明代贵州杰出的彝族女政治家,四川蔺州人,明中央诰封为“明顺德夫人”。明洪武八年(1375),与贵州宣慰使蔼翠结婚,明洪武十四年,霭翠病逝,奢香代夫摄政。摄政15年间,她开置龙场九驿、接纳汉儒、兴办司学、引进技术、奖励耕织、倡导各民族平等共存,反对滋扰分裂。为明中央的统一及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奢香墓,位于大方县城北洗马塘畔,始建于公元1396年,原墓葬按明代正三品规格营造,墓及附属建筑几遭损毁,历经沧桑。1985年,奢香墓重新修复,墓地结合古代彝族上层人物墓葬特点,采用须弥坐式以九层圆围石安砌封土而成。1988年元月,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奢香博物馆,是以原明代摄贵州宣慰使“明顺德夫人”奢香命名的彝族历史文化博物馆,依托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奢香墓,迭建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慕俄格城堡遗址上,与奢香墓共建在同一保护范围内。
奢香博物馆具有鲜明的古代彝族土司庄园的传统建筑艺术风格,从布局到结构遵循了黔西北彝族古代土司建筑依山顺式梯建的双重四合院落,整个建筑渗透和融入了彝族崇龙尚虎的艺术元素。老馆于1993年3月破土动工,1994年4月竣工并对外开放。
2008年,奢香博物馆进行了提升改造建设。建设后的新、老馆总占地面积为36865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展厅面积2800平方米。博物馆以“彝族珍粹”、“人民智慧”两部份为基本陈列,设“奢香夫人专题馆”和“彝族历史文化综合馆”及临展区,馆内共收藏彝族文物藏品一千四百余件。
2011年博物馆提升建设后,年平均接待参观观众约30万人次。
建馆以来,奢香博物馆先后获得了“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等殊荣,2009年实行免费开放,现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奢香博物馆收藏彝族文物、藏品1400余件,集参观、旅游、休闲、娱乐于一体,功能齐全、资料详实、服务优质、管理完善,目前成为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和研究收藏黔西北彝族历史文化及彝文古籍保护整理、展现彝族历史文化的重要基地和旅游圣地。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