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多措保護棲息環境  「海上大熊貓」「游」戲雷州灣


来源: 香港文匯報   时间:2024-08-16 16:11:19





中華白海豚常成群結隊地出現。(香港文匯報湛江傳真)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紫妍 湛江報道)與中華白海豚這一神秘的「海上精靈」浪漫邂逅,是怎樣一種美妙的體驗!15日,香港文匯報記者隨廣東省政府新聞辦組織的採訪團來到湛江雷州灣,近距離觀賞到中華白海豚暢遊嬉戲碧海藍天間的迷人景象。中華白海豚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因數量稀少而被譽為「海上大熊貓」,全球數量僅6,000多頭,而生活在湛江雷州灣海域的中華白海豚種群,不僅數量為世界第二,且種群穩定壯大。據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湛江通過「海岸清潔線」、優化水域群落結構等方式,不斷完善對白海豚棲息地的保護。

15日清晨,湛江雷州灣,抵達中華白海豚活躍的海域後,船長關小馬力使船身稍微安靜下來。人們期待的眼神在海面上來回掃視,靜待「海洋精靈」的現身。突然,第一隻白海豚驚喜躍出,粉白圓潤的身體披着水花短暫亮相,留下驚呼聲一片。很快,更多白海豚成群結隊地戲水而出,時而追逐,時而嬉戲,線條優美的背鰭、尾鰭在海面上灑出此起彼伏的水花,激起一圈圈漣漪。當地的漁民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早上通常是白海豚在海面上活躍的時間,牠們常在這時候上來享用「早餐」。有經驗的當地人說,當天現身的白海豚數量尤其多,「真的非常幸運!」

半封閉內海灣提供天然保護

作為海洋生物鏈頂端的鯨豚類生物,棲息於近岸生態系統的中華白海豚,是海洋生態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中的標誌性物種,具有極重要的生態、科研和文化價值。目前,中華白海豚在全世界僅6,000多隻,其中近千隻聚集在湛江雷州半島近海,這裏的中華白海豚種群數量僅次於珠江口種群,種群生長狀況良好。權威鯨豚研究專家、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周開亞介紹,據2024年的監測顯示,雷州灣中華白海豚種群穩定壯大,年輕和新生的小海豚不斷出現,表明這裏的海豚數量保持穩定。

 

「保護中華白海豚,其實就是保護牠所棲息的生態環境。」廣東海洋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教授王冼民介紹,雷州灣附近海域的環境是保障中華白海豚種群在此繁衍生息的重要條件。雷州半島東側形成的湛江港和雷州灣兩個半封閉的內海灣,為中華白海豚提供了天然的保護地,既可以讓其躲避肉食性鯊魚等天敵,豐富的漁業資源也提供了穩定的食物來源。近年來,除中華白海豚外,這片海域還發現了布氏鯨、短肢領航鯨、印太瓶鼻海豚及印太江豚等多種鯨豚類生物。

漁民:希望好好保護牠們

湛江市海洋與漁業局高級工程師楊鋒介紹,近年來,為了平衡生態保護和海洋經濟的發展上,湛江從多方面採取了措施:如進行「海岸線清潔」,開展退養(殖)還林工程,營造岸線防護林和灘塗紅樹林等;加強入海水質管理,包括對入海河流、入海排水口、養殖尾水的跟蹤監測和治理,從源頭降低陸地水源對海洋的負面影響;通過增殖放流、伏季休漁等辦法豐富漁業資源,保障白海豚的生存條件。

當地船員、漁民們長期與中華白海豚和諧共處,在船靠近白海豚時會適當減速、減小噪音。(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紫妍 攝)

漁業是湛江當地人的傳統職業,許多漁民從小就與白海豚熟悉、親近。吳華雄小時候跟隨父親出海時第一次見到中華白海豚,這些不同尋常的巨大的「魚」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長大後他回到家鄉謀生,又遇到來自南京師範大學的科研團隊,租用他的漁船出海觀察中華白海豚,從此他也與白海豚結下了深厚的緣分,常在各個場合宣傳、科普白海豚的知識,希望引起公眾對白海豚保護的關注和投入,「看到白海豚才知道牠有多可愛,總是希望可以好好保護牠們。」

合作或令香港突破繁育難關

王冼民認為,城市發展海洋經濟確實給保護中華白海豚棲息地帶來一定的壓力,因此,她希望可以通過提高當地的中華白海豚保護區級別,爭取更多的人力、經費等資源參與其中,並且要持續加強與其他保護區乃至國際上的合作與交流,擴大公眾的參與度。她提到,香港同樣是中華白海豚重要棲息地,擁有較強的科技力量、經濟實力和環保意識,「香港目前難以突破繁育的問題,而湛江擁有比較健康的種群,」兩地擁有一定的合作空間。她表示歡迎香港及全國、全球的鯨豚類專家前來湛江調研,希望動員更多社會力量提高對中華白海豚的關注,「在還沒有到不可逆轉的境地之前,不要讓牠成為一個瀕危或消失的物種。」

 
 
 

(來源:香港文匯報A09:要聞 2024/08/16)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习近平: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习近平: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