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喬|千帆競發陽江開漁!粵港澳共築「藍色糧倉」


来源: South   时间:2025-08-15 20:38:12





      你能想象一聲令下3400條漁船同時離港的盛況嗎?8月15—17日在陽江市海陵島舉辦的第二十三屆南海(陽江)開漁季活動就可以讓你感受千舟競發的壯觀場景!這場延續23年的漁界盛事,今年徹底讓遊客「放開了玩」,已經從傳統的開漁儀式升級成13項文旅融合的全民狂歡。

  當8月16日的「開漁令」響起,經過三個半月禁漁期修整一新的3400條漁船將衝向南海,規模之大創下歷史之最。白天的海陵島看到漁船出港的奇景,傍晚瞬間切換成疍家婚嫁巡遊現場,鹹水歌對唱、漁家喜服讓遊客秒變「疍家人」。入夜後的活動同樣精彩,沙灘音樂節點燃熱情,夜光風筝點亮天際,西海岸煙花秀更會照亮整個漁港。傳統開漁與現代文旅在此碰撞,讓漁港秒變夏日派對現場。

  這場狂歡的背後,是粵港澳大灣區漁業經濟的生猛躍升。作為廣東的「海鮮籃子」,陽江漁業資源豐富,是廣東省重要的水產基地。當地深水網箱規模及數量居全省第二,2024年陽江的海水養殖產量達82.05萬噸,今年上半年的數據達到了38.5萬噸 。從全省來看,2024年,廣東省海水養殖產量376.83萬噸,同比增長5.47%,海水魚養殖產量占全國產量近一半,是國內知名的「海鮮市場」。

  漁業數據節節攀升離不開休漁制度的實施。我國自1995年起全面實施海洋伏季休漁制度,每年5月到8月,南海進入休漁期,恰是讓魚蝦安心產卵育幼的「黃金窗口」。休漁後貝類產量暴增9.4倍,蟹類翻3.7倍。廣東還增殖放流11億單位水生生物,近千平方公里礁體成為海底「育兒房」。而對比缺乏科學執行的菲律賓等國,近海資源已瀕臨衰退,再次印證了可持續發展才是真正的生存之道。

  同樣作為海岸地區的香港早在2013年起全面禁止香港水域所有拖網作業,并在每年的4—6月於沙洲、龍鼓洲等海岸公園設立臨時禁捕區,限制所有漁船進入。但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和國際自由貿易港,香港向內地水產品提供了廣闊且多元的銷售渠道,助力內地漁業拓展市場版圖,戰略意義遠遠大於香港本地捕撈業。從鮮活水產品到各類加工水產製品,內地漁業產品借助香港走向更廣闊的國際市場。陽江生蚝、白蕉海鲈等產品經香港品牌認證和渠道加持,溢價直供全球餐桌。今年6月深港聯合增殖放流超百萬尾經濟魚苗,共築大灣區「藍色生態鏈」。這種從貿易到技術、從品牌到保育的多重保障,讓香港成為內地漁業現代化不可或缺的夥伴。

  而香港市民餐桌上的美味,陽江也有大功勞。香港穩居內地水海產品出口前五大市場。2025 年上半年,陽江港水產品總量達7936.6噸,貨值3.5億元,其中冰鮮海捕水產品占全國供港量的八成以上。如果香港市民想目睹這些海鮮從哪來,8月15日到17日一定要來陽江海陵島,說不定,你拍下的照片中就有那條日後滿載而歸的「供港船」。

  文字:South記者 伍一傑

  拍攝、剪輯:許曉鑫

  海報:許曉鑫


編輯:肖敏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智竞向未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启幕 智竞向未来!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盛大启幕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