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从长江走向世界由此启航-芜湖市推动高质量发展记实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19-12-25 10:38:39





《欧洲侨报》讯   近年来,芜湖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大力实施五大发展行动计划,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279亿元,财政收入603亿元;今年1-9月,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芜湖市先后获批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成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水生态文明城市、数字经济百强城市,入选中国社科院评选的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新中国成立70年经济社会发展最成功的70座城市。

一、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打造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

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不断增强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

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机器人及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通用航空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建成10个战新产业基地、13个省级重大工程和专项。机器人产业集聚产业链企业120多家,建成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发展集聚区,龙头企业埃夫特在6个国家拥有13个子公司,已启动科创板上市;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企业150余家,明星车型“小蚂蚁”实现第10万台下线;通用航空产业引进航空要素项目40多个,初步构建涵盖整机制造、航空装备制造、航空维修、航空运营的通航产业链,整机、发动机、螺旋桨等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核心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中电科钻石飞机自主研发机型CA20、CA42、全球首款全碳纤维TA-20教练机相继成功首飞,DA42单机型年内预交付50架;中车浦镇庞巴迪订单合同额超百亿元,产品国产化率达85%以上,业务扩张至上海、深圳、香港以及新加坡、曼谷、开罗等城市。前8个月,全市战新产业在库规上企业490家,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1.6%。

推动传统产业加快转型。汽车及零部件、材料、电子电器、电线电缆四个支柱产业不断迈向中高端,去年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68.7%。奇瑞汽车1997年起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集聚汽车及零部件配套企业800多家,三次荣获“中国企业海外形象20强”,连续16年保持中国乘用车出口第一,在全国汽车市场整体趋冷的背景下,前9个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50.7万辆,逆势增长6.4%。材料产业以海螺为代表,水泥产能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型材产能居世界第一,海螺集团跻身世界500强第441位,前9个月实现利润321.8亿元,增长16.3%。电子电器产业以美的、格力为支撑,芜湖成为美的最大生产基地、格力全球九大生产基地之一。电线电缆产业配套加工企业300多家,成为全国第二大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1-8月,全市714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89亿元,同比增长25%,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0%。三只松鼠书写发展神话,销售额从2012年不足400万元增至去年的82亿元,今年7月在创业板成功上市。凡臣电子、易酒批、溜溜果园、同福碗粥等一批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隐形冠军”迅速成长。加快打造“欢乐芜湖”品牌,建成方特欢乐世界、梦幻王国、水上乐园、东方神画四座主题公园,今年国庆黄金周方特景区接待游客27万人次,门票收入3299万元、居全省第一,大白鲸海洋公园、鸠兹古镇、马仁奇峰等一批旅游景点也形成了区域吸引力,芜湖古城、松鼠小镇等一批文旅项目加快建设,全力打造国家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加快创新要素集聚。坚持人才优先发展,制定支持战新产业发展人才专项政策、人才工作防错纠错容错实施办法,建设国际人才社区,今年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5个、总数达379个。成立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重点支持机器人产业研究院、通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41个产业创新平台建设,去年重点研发创新平台收入137亿元,研发经费支出11.6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收入83.6亿元,技术合同交易额16.8亿元。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突破32件,保持全省第一。力推“四新加一资”模式,不断壮大资本市场芜湖板块,前9个月直接融资475.7亿元,全市上市公司达20家,累计新三板挂牌75家,省股交中心挂牌450家,资产证券化率达150%,居全省前列。

二、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大城市

坚持在功能品质上与一、二线城市等高对接,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加强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拓展高质量发展空间。

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深入实施交通提升六年行动计划,商合杭高铁、芜宣机场、芜黄高速、轨道交通、过江隧道等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加快推进。加快打造教育名城,下大力气补齐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不足短板,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智慧学校建设,开工建设公办幼儿园48所,年内还将开工3所,公办幼儿园覆盖率41.2%,有效解决“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加快打造皖江医疗中心,全面启动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试点,深化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启动智慧医院建设,人民健康医疗卫生水平不断提升。巩固扩大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农村“三大革命”和环境整治“十大专项行动”,开展“贴近群众六走进”行动,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将城市优质要素资源导入农村,形成城乡各具特色、协同发展的崭新格局。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今年以来全市新增家庭农场507个、农民合作社95个。持续推进省级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扎实开展8个田园综合体建设试点。全面完成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集体产权交易平台建设,耕地流转面积超耕地总面积半数以上。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全面盘活农村沉睡资产,目前已有791个村(社区)完成“三变”改革试点。探索住房金融改革,成立全国首家住房金融公司,重点为进城务工农民、大学毕业生、初始就业者等中低收入群体提供住房融资服务,2015年以来累计发放住房公积金贷款21.7亿元、组合贷款11亿元。

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加快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

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本着对历史、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抓好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治,以生态环保的实际成效增添高质量发展“成色”。

在“水清”方面,与三峡集团开展全面合作,签订PPP项目合同56亿元,对城市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共排查管网2300多公里,发现混接点1794处、污水管网缺陷8368处,力争年底前全部完成修复。新建大龙湾污水处理厂,提标扩能改造城南、滨江、朱家桥、天门山4座污水处理厂。建立地表水断面生态补偿机制,全面开展地表水水质月度动态监测。

在“岸绿”方面,以“拔钉子”“炸碉堡”的勇气拆除非法码头、非法修造船点及黄砂经营点213个,清理释放长江干流岸线约26.5公里,腾出滩涂陆域面积6000亩,整治“散乱污”企业2798家。开展长江岸线“建新绿”专项行动,按照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要求,完成长江岸线造林11600亩,建成十里江湾、百里绿廊。

在“天蓝”方面,启动源解析工作,开展重点排放企业深度治理,海螺水泥、新兴铸管等企业排放均降到国标50%以下;全市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实现“清零”,35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完成清洁化改造;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推进开发区集中供热。前9个月PM2.5平均浓度43.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

在“土净”方面,改造城北垃圾焚烧厂,新建江北垃圾焚烧厂,推进建筑垃圾精细化处理,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争创无废城市。

四、着力推动改革开放,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

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开放,持续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和活力。

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深化改革攻坚,加快有效制度供给。综合监管分类执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中小企业信用贷等一批改革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互联网+政务服务”,实施“最多跑一次”改革,探索“不见面”智慧审批服务新模式,全面实施企业登记“容缺受理”,政务服务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平均申报材料分别压缩至2.62天、2.78个。持续深化综合监管分类执法改革,建成覆盖32万个市场主体的网格化市场监管体系,三年来累计劝导改正轻微违规行为20多万次,处置违法违规问题8.1万个。扎实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改革试点,搭建金融供给与企业融资需求在线对接平台,已有1746家中小企业注册建档,累计获得信用贷款22.7亿元,有效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扎实推进国家社会信用体系示范城市建设,建立覆盖全市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及各类注册法人的诚信档案,实行守信联合激励、失信联合惩戒,信用信息应用累计激励14.5万人次,联合惩戒126起,芜湖市入选全国首批30个守信激励创新试点城市,城市信用状况监测排名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三。

加快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自觉站在政治的全局的高度,举全市之力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今年以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G60科创走廊联席会议、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数十场次会议活动相继在芜成功召开,全市各层级赴长三角城市考察、学习、招商达300多次。7月中旬,市委召开十届十次全会,深入贯彻国家《规划纲要》、省《行动计划》,专题研究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审议通过芜湖市《实施方案》,提出打造创新驱动新引擎、江海联运新枢纽、文化旅游新热点、生态宜居新空间、内陆开放新高地“五个新定位”,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同创新、产业发展等“九个一体化”。目前各领域一体化合作已筛选上百个项目,首批推进十大类示范性工程,协同创新方面,G60科创走廊通航产业联盟9月底在芜正式成立,大型无人机、大飞机部附件、维修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加快实施,松江芜湖离岸研发中心项目加快推进;区域联运方面,芜湖港区同上港集团深化战略合作,芜湖至上海洋山“点对点”直达航线将航行时间由原来10天缩短至5天,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有望突破百万标箱;医疗合作方面,与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上海市胸科医院合作共建皖南肿瘤防治中心,力争三至五年创建三甲专科医院;社会事业合作方面,深化长三角“一网通办”试点,首批35户企业实现营业执照“当地受理、异地审批、当地发证”。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创建上海自贸区改革试点经验复制推广示范区,学习借鉴上海“店小二”做法,推动综保区扩区升级。制定中外合作园区发展若干政策规定,1-9月份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3.3亿美元。积极参与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奇瑞建立10个海外基地,海螺在“一带一路”沿线6个国家设立16家公司,芜湖企业“朋友圈”遍布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五、保障改善民生,不断增进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切实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持续抓好民生保障。1-9月,累计投入117亿元实施33项民生工程,完成年度资金投入计划的90%,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农村公路扩面延伸、城市老旧小区整治、困难群体帮扶救助等一批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扎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实行就业失业形势动态监测,开展援企稳岗“护航行动”,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成为全国首个“第三代社会保障卡惠民服务一卡通试点城市”。对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指标体系,针对弱项指标,实施精准攻坚,全力补齐短板,确保按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深化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狠抓“办案”“打伞”“断财”三个重点,全力推进中央扫黑除恶督导组反馈问题整改,共摧毁黑社会性质组织12个、恶势力犯罪集团33个、恶势力犯罪团伙21个,抓获涉黑涉恶犯罪嫌疑人866人,依法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产1.7亿元,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成效满意度达89.6%,居全省第二。

创新社会治理。加快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成上线“智慧政法”平台,创建“解纷芜优”矛盾纠纷在线化解平台,深化刑事案件智能辅助办案系统推广应用,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推进金融审判机制改革创新,成立全省首家金融巡回法庭,探索建立集约化、专业化、信息化、标准化、流程化“五化”金融审判工作机制,破解金融案件数量多、裁判尺度不统一、诉讼文书送达难、查人找物周期长四大难题,6名兼职法官半年多时间审判金融纠纷案件6400多件,大大提升了金融纠纷案件的审判质量和效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安全生产隐患集中排查治理专项行动,1-9月份全市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同比下降19.8%、17.9%,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

芜湖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发展全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五大发展行动计划为总抓手,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当好皖江崛起排头兵、五大发展先行者,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习近平提出明确要求 时政新闻眼丨如何打好这场攻坚战持久战总体战,习近平提出明确要求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