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归市场交易
8年,7个县区整体脱贫摘帽,1101个贫困村全部退出,84.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发生率下降为零。
这是曾经“苦甲天下”的定西市脱贫攻坚史上的辉煌丰碑!
定西市以高质量发展彻底消除贫困!
“苦甲”不再,“甘味”绵长!
“一碗油换不来一碗水”“山是和尚头,沟里无水流”。这是曾经定西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历史写照。
“住的土坯房,走的烂泥路,穿的黄衣裳,吃的救济粮”。这是定西人民曾经深陷绝对贫困困境的缩影。
“陇中苦瘠甲天下”
这里,曾被打上“陇中苦瘠甲天下”的贫困标签;这里,曾被联合国评定为“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定西的贫困,牵动着共和国最敏感的神经。红色中国,绝不容贫困肆虐!
作为全国扶贫开发的肇始地、“三西”扶贫的策源地和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一场反贫困的伟大决战,在陇中大地上持续打响!
从空中俯瞰,安定区称钩驿镇千亩马铃薯如一片路色的树叶
愚公移山 ,绣出“苦甲”不再新定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定西市把习近平总书记的“两山”理论扎扎实实落实到改变贫困面貌的生动实践中!
2021年2月20日,安定区青岚山乡大坪村。层层梯田,座座大棚,农家二层小楼错落有致,春意浓浓。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一块块薄田挂在陡坡上的苦瘠之地。
年逾古稀的大坪村原党支部副书记刘玉秀说,“多亏了当年铁姑娘冉桂英带领我们改土造田修梯田,硬是把不毛之地变成了米粮川。”
安定区依托引洮工程发展的喷灌技术
治穷致富,关键是把荒山秃岭变成秀美山川——
大坪村是一面旗帜,引领着定西人民战天斗地、改造山河。
一年年流域治理、大修梯田,跑土、跑肥、跑水的“三跑田”变成了保水、保土、保肥的“三保田”。定西的耕地平了,粮食丰收了,山地梯田化了;一年年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定西人硬是把荒山秃岭绣成了秀美山川。
目前定西市森林覆盖率达12.1%,水土流失治理程度达57.1%。一座座曾经的“和尚头”满目葱茏,陇中大地山河一新,生机勃勃。
生态环境的改善,给定西人带来的不仅是鸟语花香,还有真金白银。
陇中山水入画图,彩笔绘出富民路。这是陇西马河镇贺家川村盘活山水资源催生美术写生经济的写照。该村362户农户中有接待能力的农户有30多户,户均年增收3000元以上。
画家进村,农户自产的土蜂蜜等土特产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土法榨的胡麻油很受画家欢迎。旺季一个月就有1万元的收入!”村口开油坊的田荣说起写生带来的好处,脸上绽开了花。
将山水资源变成致富资本,带来的是真金白银,催生的是致富希望!
通渭县梯田建设
像贺家川村一样,全市每年通过各类林业产业发展带动8.1万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
生态定西的绿水青山,已经成为贫困群众赖以发展致富的摇钱树。
脱贫攻坚,最重要的是夯实基础设施、破除发展瓶颈——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发展是根本之策,而支撑发展的,则是水、电、路、房、网等最基本的生产生活设施条件。
早春二月,临洮县太石镇后地湾村。
屋外寒风料峭,屋内温暖如春。
村民张学元边泡茶边说:“以前做梦也不敢想能喝上自来水!”
在张学元的记忆里,几年前吃水是件“难于上青天”的事,天寒半夜排队抢水,打架吵嘴的事经常发生,水又咸又苦,吃久了还会得胆结石。
“现在我们也能像城里人一样喝上放心水、洗上热水澡了!”张学元说。
为了彻底解决像张学元一样千千万万山乡群众吃水难,定西市兴修集雨水窖,实施人饮解困、氟病改水、饮水安全工程,建成引洮一期农村供水工程,全市建立了覆盖所有县区、乡镇、村舍的农村安全供水保障体系。
“十三五”期间,定西市累计投入资金13.6亿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69项,全市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3%以上,自来水普及率达91%以上,全面解决贫困人口安全饮水问题。
汩汩清泉润民心。张学元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是定西市上下艰苦奋斗改善基础设施的结果。
“托党和政府的福,我搬到了新农村住上了小楼房。”万学文说。
万学文是安定区巉口镇联星村村民,2019年9月,万学文一家依托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搬进了巉口镇康庄花苑,实现了他一辈子梦寐以求的安居梦。
建广厦万间,让百姓安居。
定西市投入危改补助资金23.94亿元,改造贫困农户危房21.35万户。易地扶贫搬迁方面,“十三五”时期,全市投入各类资金56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459个,计划搬迁的2.09万户9.23万人已全部搬迁入住。
告别土坯房,住上大瓦房,定西老百姓的安居梦想照进现实。
要致富,先修路。
定西市积极筹措资金推进村组道路、村内巷道和入户路硬化工程。全市建制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乡镇、建制村通畅率达到100%。
此外,定西市加快推进邮政与交通运输、商务、农业、供销等协同发展,助力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
水泥路通到家门口,一根网线连四海。
便利的交通通讯条件,给定西人插上创业发展的翅膀,全市马铃薯、中药材、果蔬等农特产品“飞”出山沟沟,进入大市场。
心怀梦想,接续奋斗,一朝梦圆。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改革开放,从2012年底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今天,定西人民在历届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和斗志改写“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绣出“苦甲”不再的美好新定西。
通渭县光伏产业
精准脱贫 ,创造“甘味”绵长好生活
2013年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留下了“咱们一块努力,把日子越过越红火”的殷殷嘱托。
定西干部群众牢记总书记嘱托,汇聚各方力量,下足绣花功夫,翻开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新篇章。
创建“三建四联三带”模式 ,构建党建引领的大扶贫格局——
定西市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全面落实“四级书记抓脱贫”的政治责任,创建“三建四联三带”模式,积极探索构建党建引领的大扶贫格局
安定区凤翔镇花坪村扶贫车间就是按照‘党建+企业+车间+贫困户’的运作模式建立的,村委会以闲置的办公用房入股车间,腾达实业有限公司投入设备,提供原材料,贫困户在车间加工服装挣钱。
“三建四联三带”党建引领产业发展模式,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密切联系群众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优势,把基层党建活力转化为脱贫攻坚动力。
党建引领下,定西市扶贫攻坚一路凯歌。
产业扶贫遍地开花,贫困群众多方增收。
创新推进“551”产业扶贫模式,扶持培育7大特色产业和食用菌等区域性特色产业,形成了“7+X”产业覆盖体系,因地制宜发展8个新型扶贫业态。确保每个贫困村至少培育一个主导产业,每个贫困户有一个脱贫“抓手”。
百合、食用菌、中药材、马铃薯种植,良种繁育、畜禽养殖、光伏发电、电商产业……富民产业日益壮大、蓬勃发展;
马家窑小镇、山楂小镇、书画村、当归城,侯家寺村的花卉、牟河村的香菇、姚川村的金银花、三益村的光伏产业……一大批特色村镇不断崛起;
岷县的当归哥、通渭孟河村的“陇上孟河”,蓬勃兴起的电商平台将定西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
2014年以来,定西市累计投入56.97亿元用于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有75%以上的农户依靠产业有了稳定收入,有61.98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种养业实现稳定脱贫。
药“财”丰收年
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一户一策”靶向拔除穷根——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又是脱贫致富的主体。
针对一些贫困群众致富信心不足等问题,定西市以“扶志”“扶智”为核心,着眼补齐贫困群众“精神短板”,激励引导贫困群众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一场车祸让临洮县峡口镇党家墩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宋国军妻子肢体一级残疾,治病欠下十几万元。宋国军又患上腰腿疼,无法务工,一度失去了脱贫希望!
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贺诚和村干部一起给宋国军讲政策、找项目、谋出路,帮助他树起脱贫致富信心。
“贺诚鼓励我搞肉牛养殖,帮我办了政策性贷款,峡口畜牧站的技术员汤强手把手教我养殖技术。”宋国军说,“我要是再不努力致富,怎能对得起他们呢!”
2018年宋国军依靠肉牛养殖脱了贫致了富。
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像宋国军一样的贫困群众的思想观念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脱贫之路越走越宽广。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脱贫攻坚中,定西市创新推行“一户一策”精准化研判、具体化落实、动态化管理“三化”精准落实机制,保障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此外,还积极推行“四方联合”菜单化培训机制,变“要我学什么”为“我要学什么”,培训需求上突出精准性,让农民群众真正通过培训学了手艺,长了本事。
拓展社会扶贫协作模式,携手合力攻克贫困堡垒——
山海情相连,东西心相印。
渭源县上湾镇侯家寺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
2017年10月,福州对口帮扶定西。福定携手打造东西部扶贫协作样板。
位于福州长乐区的漳县农特馆,来自定西漳县的蜂蜜、沙棘饮品、中药材等名优土特产琳琅满目……
这只是福州·定西创新“456”扶贫协作模式,探索创新的生态扶贫、产业扶贫、劳务扶贫的冰山一角。
2017年以来,福州市累计投入财政帮扶资金11.22亿元、社会捐赠及捐物折款4.54亿元,实施各类帮扶项目724个,受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2.4万人次。在福州市构筑农特产品展销“一中心十二馆”,带动定西500多种农特产品直销福州。帮助建设扶贫车间196家,吸纳贫困劳动力6682人实现就近就地就业。福州定西劳务协作模式和福州市生态扶贫经验入选110例全球最佳减贫案例。
资金汇聚定西,项目遍地开花。一系列扶贫实举加速推进定西脱贫进程,交出了东西部扶贫协作脱贫攻坚圆满答卷。
2018年9月28日,国家能源局派驻通渭县平襄镇孟河村第一书记谷双魁创立通渭农特产品微商品牌“陇上孟河”。2020年“陇上孟河”销售额达1000万元,为孟河村集体带来200万元的收入。
“孟河模式”被收录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驻村第一书记扶贫典型案例,并输出到陕西、贵州等地,为壮大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新路径。
这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定西的生动写照。
2017年以来,国扶办、全国妇联、国家能源局、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进出口银行、新兴际华集团、中国建设科技集团等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92亿元,实施帮扶项目344个,协调引进各类项目201个、资金31.6亿元,帮助3941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帮助销售农特产品1.08亿元,受益贫困人口近2万人。
党心与民心同频共振,祖国与定西心手相牵。三年多来,7家中央定点帮扶单位深度参与定西脱贫攻坚战役,真扶贫,扶真贫,演绎了一个个情暖定西的扶贫故事。
巉口镇人工林
接续奋斗,迈上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1年2月25日上午,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奋进新起点,创造新生活!
定西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叮嘱,阔步迈上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新征程。
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到二〇三五年,全市经济总量比2020年翻一番、超过一千亿元,综合实力大幅提升,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定西市政府工作报告》绘就蓝图,引领奋进方向。
“抓住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过渡期,以乡村振兴为总抓手,以产业兴旺为突破口,建设一批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和优势特色产业集群……”
——突出乡村振兴、绿色崛起、创新驱动、工业强市、新型城镇化、投资拉动、环境优化、开放合作、社会管理,9大举措,擂响奋斗鼓点。
陇中大地春潮涌,接续奋斗勇争先。
图九:山路弯弯富农家
“脱了贫,下一步村里如何发展?”
安定区内官营镇泉坪村,召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发展研讨会。
村两委班子、帮扶队员、村民代表、致富能人纷纷献计献策,泉坪村首份《发展研讨调研报告》新鲜出炉,列出10多项事关民生福祉、产业发展、社会进步的发展项目。
“研讨会激活了大家建设泉坪的精气神。”村支书赵喜平说,“村民的心活了,劲足了,幸福美好新泉坪不远了!”
渭源县会川镇新城村。“村官小树”开始直播带货了。
拥有抖音号24万多粉丝的网络主播“村官小树”,是该村大学生村干部赵树鸿。
“开始带货三周时间,金丝皇菊等渭源土特产销售额达到20多万元。”赵树鸿说,“乡村振兴,就要做强互联网经济,带领群众从脱贫走向富裕!”
2021年的定西,发展,成为年度热词。
产业村、特色村、生态村,个个满血复活,生长新希望;
脱贫户、富裕户、合作社,个个鼓足干劲,奔向新生活!
征途漫漫,唯有奋进!三百万定西儿女,正在以时不我待的昂扬姿态,迎着时代大潮,走进春风里!
(
大公网 作者:朱红霞 )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