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阿尔卑斯深山古渠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19-12-25 13:42:54





阿尔卑斯山不仅有闻名暇尔的壮美,也有鲜为人知的秘密。深藏在大山各处古老的山渠就是其中之一。除了当地上了年纪的山民和学者,很少有人说得清古山渠们的来龙去脉,只知道它们已经在大山里流淌了五六百年。

瑞士南部的瓦莱州地处阿尔卑斯山腹地。从十三世纪开始,一些村落就开始在山坡上修建简陋的渠道,从山上的冰川引水作为农牧业灌溉之用。山民们用简陋的工具掘沟修槽,凿石挖木,将来自高山之巅的冰雪之水引导着翻山越岭,流经乱石磷峋的山坡,跨越无路的悬崖峭壁,穿过牧草茵茵的高山草甸,为山村送去生活的水源,也滋润着草场,浇灌着山坡上的葡萄园。据说,现在瓦莱州的大山中,仍有六百多公里的古代人工灌溉渠在发挥作用。

山渠是阿尔卑斯山的古老传奇。它激发出了探密的渴望。听说离瓦莱州首府希永市三十几公里的提苏耶大冰川,是好几条重要的古渠的源头,我决定把它作为探密古山渠的起点。可惜,乘车去提苏耶大冰川那天,天公不作美,一大早就下起了小雨。盛夏的气温一反常态,变得凉嗖嗖的。汽车沿盘山公路越升越高,小雨竟变成了小雪。我一身徒步的轻装短裤,刚到半山腰已经冷得缩头缩脑,犹犹豫豫地放弃了继续上行,在半山腰的一个小山村下了车。站在车站避雨,心中并不甘心就此放弃。看着脚下漫山遍野的葡萄园,想起地图上好像看到过在附近就有一条用于浇灌葡萄园的古渠。既然已经到了这里,何不去下面葡萄园中找找看?好歹见上古渠一面。

主意已定,我便冒着小雨穿过寂静的山村,向山下的葡萄园走去。俗话说:山里的天气似孩儿脸。走进葡萄园的时候,阳光也从厚厚的云缝里露出了脸。雨后阳光下,满山坡的葡萄青翠欲滴,豁然开朗,更让人振奋的是,我果然在山坡上发现了一条水渠穿行于葡萄园中。它是不是一条古渠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向上游走去以求究竟。

不多远,我在水渠的引导下走出葡萄园,进入了山坡上的树林。没注意从什么地方开始,原来砌得严丝合缝、见楞见角的灰石渠槽,变成了伴行在林间小道边的土水沟。渠水在哗哗向下奔流时,钻过横挡在前的巨石缝隙,时而又穿过石砌涵洞。我在一个布满青苔的涵洞壁上隐约看到了“1710年”的标记。我相信自己与那个古老的传奇相遇了。

迎着哗哗的渠水一路上行,渐渐的,渠旁潮湿松软的林间小路被越来越多的裸露岩石所代替,土水沟又变成了岩石槽。拐过一个山脚,一块巨岩挡路。巨岩上,往内凿出了一条一人多高的凹室,从远处看上去,就像山岩张开的大口,山渠就从这“石盆大口”的下槽上穿了过去。渠槽上铺上了木板,成了一座“虎口木桥”,引导着行人与山渠一起继续前行。

再转过一个山脚,一面更高更大的山岩从正面挡住去路。山路似乎已走到了尽头,山渠也不见了踪影。山穷水尽,正准备原路返回时,忽然发现在山岩的凹陷处有一个黑幽幽的山洞。洞口的石壁上还有一个按钮样的物件。前方别无出路,我只好像阿里巴巴叫“芝麻开门”似地试着按了一下按钮。黑洞洞的山洞里竟一下子亮起了一串路灯!灯光就像无言的向导,引领着我走进了这个仅容一人低头通过的山洞。如同钻地道一样左拐右拐一阵后,眼前忽然一亮,已是柳暗花明。

郎特古渠建于公元十四世纪。它从海拔一千八百米的提苏耶冰川一路翻山越岭来到这座悬崖时,已经跋涉了十来公里山路。在这里,一面高几百米、几乎90度垂直的悬崖挡住了它的去路。转过悬崖,就是等待它浇灌的山村和葡萄园。坚韧不拔的阿尔卑斯山民不知用什么方法在这寸土全无的悬崖峭壁上为山渠生生开凿出一条渠道,几百米长的石槽紧贴着直上直下的石壁,像攀缘在山崖半腰的一条青蛇,向彼岸滑去。

尽管从远处遥望悬崖上的古渠时已经为它的险峻而惊叹不已,但当与奔流的渠水一起来到了悬崖边时我还是为眼前的景象感到心惊。本来穿行在山坡上树林中的土渠沟突然走出了树林,前方一下子变成了一道断崖。土沟戛然而止,而沟中流淌得正欢的渠水竟煞不住脚,就着惯性向前冲了出去,一头跌下断崖。不成想在断崖的半腰,早已有那崖壁上开凿出的渠槽等待着。自崖顶跌落的渠水在半空中翻了几个跟头,直冲进几十米以下的水槽,又开始了悬崖上的二级接力。

仅仅一岩之隔,刚才那边是一条越走越窄、难见阳光的山沟,山岩的这边却是阳光灿烂,一片宽阔的山间盆地上,绿草茵茵、山花盛开。一条小河在乱石滚滚的河床上欢快地流淌,几棵矮小又奇形怪状的高山松,点缀于草甸。盆地的四周被铁灰冷峻的高大山岩团团围起,俨然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而那条刚才失踪了的山渠不知用什么办法也钻到了这里,正从一列古老的渡河木槽中,哗哗地横跨过盆地上那条河流,向着一座高高的山岩流淌过去。

踏着兼作木桥的渡河水槽,逆着山渠而上,我很快来到了高大山岩前。只见一条白练似的瀑布,正从百米高的石岩上跌落下来,在几块巨石之间碾转片刻,便心甘情愿地汇入了由山石砌就的渠道,正式开始了一条山渠的行程。

在追踪并目睹了一条阿尔卑斯古渠的生命历程之后,我被它源头的壮美景色所吸引,举着手中的相机左拍右拍地照个不停。忽然,镜头中对面那座光秃秃的高大山崖上,隐隐约约地呈现出一条不同寻常的水平细线,细小但不容分说地将那座巨崖拦腰一分为二。我心头不由一动:难道那就是众古渠中最奇最险、最能体现阿尔卑斯山古渠丰采的郎特古渠吗?赶快换上长焦镜头再次瞄准那石崖上的细线望去,果然是一条横贯崖壁的石缝。天然的崖裂不可能如此整齐,显然那是一条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山渠!

终于胆战心惊地走完了三四百米的悬崖小道。当古渠再一次进入树林中后,它仿佛焕发了青春。显然,它已完成了纯粹的长途跋涉,来到了等待它浇灌的地方。从树林的缝隙向山下望去,山坡上铺满了层层叠叠的葡萄园,色彩明快的村舍在葡萄园的环抱中若隐若现。我在横跨在水渠之上、专为徒步者而建的木椅上坐下来休息,眼前是由古渠浇灌出的一片盎然生机。谁说在阿尔卑斯山行走,只是看到纯粹的大自然风光?这古老山渠呈现的人文精神,千百年来不是一直默默地与壮美的大自然相伴吗?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中山大学极地”号出征!执行国内首次冬季渤海冰区综合调查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