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構建算力網 香港創科新機遇


来源: 大公報   时间:2024-06-04 21:18:46





 

(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人工智能時代,算力成為推動人工智能發展應用、催生新質生產力的基座和引擎。廣東正加快構建全國智能算力樞紐中心,力爭到2025年實現智能算力規模全國第一、全球領先。屆時,廣東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體系較為完備,人工智能高水平應用場景進一步拓展,核心產業規模超3000億元(人民幣,下同)。

當前,香港正爭搶AI發展先機,建設國際創科中心。大灣區算力網的構建,將促進粵港澳三地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帶動大灣區全面數字化發展,躋身全國AI技術和產業與國際合作的拉動力和橋頭堡,香港創科發展可望大大受益,加快催生新質生產力,充分利用內地廣闊市場,讓實用課題快速投入市場。

自ChatGPT推出以來,以大模型、生成式AI為代表的通用人工智能技術在全球掀起浪潮。業界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將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智能算力需求亦將隨之爆發性增長。

國家十四五規劃明確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促進數據在大灣區流動是推動粵港澳三地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人工智能(AI)是全球大勢所趨,香港亦正爭搶先機,年初公布的財政預算案聚焦AI等領域,提出多項提升算力、推動科研的舉措,人工智能超算中心首階段設施最快年內投入服務,預計中心2026年初可提供每秒浮點運算三千千萬億次的算力,相當於一小時完成近一百億張圖像處理。有專家形容這是「雪中送炭」,把香港基礎研究工作往前推進一大步。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香港特區政府數字經濟發展委員會委員楊德斌建議試點「港數內地算」,推動香港和內地算力聯動,實現數據中心規模化發展。

背靠內地市場 新技術商用提速

兩地算力聯動,科創優勢有望更進一步提升。數據顯示,廣東綜合算力指數(集算力、存力、運力於一體的新型算網能力)達67.5,排名全國首位。通用算力方面,廣東省擁有約230個數據中心,合計標準機架數量約62萬個,佔全國9.5%。目前,廣東擁有鵬城實驗室、韶關數據中心集群、橫琴先進智能計算平台、廣深超算中心等重大算力設施平台。以此為基礎,廣東將進一步夯實自主算力底座基礎,推動實現內地算力自主可控,強化在全國智算中心、超算中心、數據中心等大型異構算力資源互聯互通、協同調度與高效計算等方面的核心作用,支撐「東數西算」「中國算力網」等國家重要任務建設。

鵬城實驗室聚集着近30個院士領銜的基礎研究工作室、近2000名科研人才,堪稱國家網絡與通信領域「最強大腦」。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接受內地媒體訪問時表示,「人工智能時代,算力就是生產力。」要像建設電網一樣建立一張「算力網」,既鏈接全國,又面向全球:以鵬城實驗室為總調度中心,北向通過廣東韶關,鏈接全國「東數西算」各大主要節點;南向出口經河套地區,鏈接香港,方便融入全球創新環境。

高文及其團隊不僅在科技上積極加強與香港的合作,還設立相關的大灣區科創基金,助力香港科技界更好受益於祖國良好的科創與產業孵化環境,利用內地的廣闊市場,讓聯合攻關的實用課題快速投入市場。「深港合作,雙向奔赴,互利互惠。」實驗室需借助香港的國際化優勢,加強全球合作,與港一起發展。

去年11月廣東省發布意見提出,要將廣東打造成國家通用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引領地,並持續加快技術創新場景應用,帶動提升製造、醫療、教育、金融、科學研究等領域發展水平。在相關政策支持下,廣東已布局建設多個省級人工智能產業園,如廣州南沙國際人工智能價值創新園和深圳灣科技生態園等,並擁有超過1500家的人工智能企業,形成豐富的AI產業集群。

河套率先試點 數據跨境交易額破億

「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探索形成既能便利數據流動又能保障安全的機制」,是國務院印發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明確要求。2023年6月,河套編製出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跨境數據交易試點方案》,提出17條舉措,率先開展數據跨境交易試點。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署副署長黎慧來表示,目前,河套實施全國首個數據跨境交易試點,場內跨境數據交易金額已經從500萬元提升至1.14億元。此外,深入推進大灣區數據要素市場融通,引入首家香港數據服務商入駐深圳數據交易所,達成首個香港企業進場交易項目合作。

話你知|「東數西算」工程

以數據算力優化交通運力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標配。圖為觀眾在貴陽數博會現場參觀智慧交管系統。(新華社)

「東數西算」中的「數」指的是數據,「算」指的是算力,是通過構建數據中心、雲計算、大數據一體化的新型算力網絡體系,將東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導到西部,讓西部的算力資源更充分地支撐東部數據的運算。工程共設8個樞紐和10個集群,算力樞紐和集群的關係類似於交通樞紐和客運車站。東部樞紐定位於服務用戶規模較大、應用需求強烈的節點;西部樞紐致力於打造面向全國的非實時性算力保障基地。

 

人才金融雙優勢 利港建數據樞紐

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正在深入地改變生產模式,算力作為一種新質生產力,已經成為新的發展引擎。華南理工大學工商管理學院二級教授、廣州數字創新研究中心主任張振剛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香港是亞太區內的金融、國際貿易及物流樞紐,在基礎科研以及科研人才培養上也有優勢,發展數字經濟有很大潛能,也可以通過科技和金融賦能,與灣區內地城市形成協同合作,從整體上提高大灣區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水平。

為推動發展香港數據中心,特區政府近年在支持數字基礎建設、推動香港成為亞太區領先的數據中心樞紐方面發力。作為算力的物理載體,數據中心通過安裝服務器來接收、處理、存儲與轉發數據,需要大量電力支撐運行。張振剛指出,目前AI大模型的算法優化正朝着更加高效更節能方向演化,這正是香港發展數據中心可以考慮的一個重要方向和機會,通過發揮世界一流大學的科研優勢和人才聚集優勢,發展香港的新質生產力。

另一方面,隨着金融業務日益複雜化和數字化,數字金融對算力的需求也呈現出快速增長。張振剛認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擁有高度發達的金融市場和豐富的金融資源,其國際化環境和金融優勢,可以在金融創新及對接全球金融市場方面發揮作用,包括開發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創新優化服務模式等,與灣區內地城市形成分工協作、協同發展,為灣區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支撐。

使用全國算力 便利香港科研

「要讓用戶像用電一樣方便地使用算力。」新年伊始,中國工程院院士、鵬城實驗室主任高文忙着推進各項工作,繼續加大「中國算力網」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算力調度中心建設力度。

作為實驗室主任,高文一直在思考,人工智能如何更好地服務大灣區的發展、更好地服務於國家戰略和區域發展。高文帶領實驗室團隊,投入大量精力,取得豐碩成果:國產自主首個E級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鵬城雲腦Ⅱ」,擁有每秒百億億次計算能力,相當於52萬台家用電腦的算力之和,達到世界領先水平;「鵬城·腦海」通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正式發布,實現「算力─數據─算法」全鏈條自主可控,並構建涵蓋50餘個合作夥伴語種的多樣化工具集,向全球開源開放;2023年12月,「中國算力網」香港城市節點正式成立。這是鵬城實驗室與香港科技大學共同合作的結果,意味着香港科學家也可以背靠內地,使用全國的算力,開展科研。

「粵港澳大灣區已站在了科技發展前沿。」談及未來,高文有信心表示和團隊繼續攻克一批國家急需、產業急需的關鍵核心技術,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強、全球科技創新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