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創科啟示錄|香港園區借鏡深圳 後發優勢加速互聯


来源: 香港文匯報   时间:2024-11-01 23:30:09





圖為港深創科園效果圖。

(香港文匯報記者姬文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區兩園」的模式,為香港與內地科創深度協作帶來重要的示範和推動作用。然而,深圳及香港兩個園區的發展進度有明顯落差,甚至有意見憂慮會變成「各有各做」,影響區內的創科生態。事實上,香港園區港深創科園的建設正急起直追,包括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親自主持河套區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督導委員會,並定於今年內發布香港園區的發展綱要。多名香港創科界代表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雖然香港園區發展時間相對落後,但亦有利將深圳園區的經驗納入規劃,有助加強整合與互補,進而帶來後發優勢。他們建議,日後可參考香港科學園深圳分園的「二房東」做法,嘗試為香港園區引入內地機構管理的「飛地」模式,進一步促進兩地互聯互通。 

國務院去年發布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發展規劃》明確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立高效的深港科技創新協同機制,深港科技創新開放合作取得積極成效。深圳園區監管模式運作成熟,與香港園區基本實現要素流動暢通、創新鏈條融通、人員交流順通。建立與香港及國際全面對接的科研管理制度,集聚一批香港及國際優勢學科重點實驗室集群和卓越研究中心、頂尖企業研發中心,與香港科技合作取得一批重大成果。

圖為深港澳青年在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參觀。(資料圖片)

特首領班部署發展綱要年內發布

相比深圳園區各方面建設漸見成熟,相繼達到研發與產業創新成果,香港園區首三座大樓至今年底始陸續落成。為此香港亦加緊落實相關工作,行政長官李家超於剛發表的新一份施政報告中表明會親自主持督導委員會,帶領特區政府制訂相關整體策略、計劃和布局部署;而今年內將發布的香港園區發展綱要,也會提出促進港深兩地園區間人員、物資、資金和數據流通的創新政策等。

就兩地園區的進度差異,商湯科技顧問、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認為,當中涉及深圳園區由保稅區等更新改造,已有一定基礎,香港則由零開始發展;以及兩地規劃、制度和建設速度不同等因素。他認為,縱使香港園區發展較慢亦是「有好有不好」,好處在於香港能「睇定一點」,可以參考深圳園區的經驗,更有效作互補,「例如香港要關注AI(人工智能)大模型於生物醫藥、芯片科技的發展;這些新興領域及方向不斷湧現,能一併納入考慮,可有後發的優勢。」惟他亦同時指,深圳園區目前發展飛快,好企業傾向選擇能為它提供承載空間、優良配套的地方,「暫時香港明顯仍不具備這些條件,所以一定要加快步伐。」

對兩地「各有各做」的憂慮,尚海龍建議可通過「飛地」模式促進彼此協同發展。他舉例深圳園區支持香港科學園在該處做「二房東」,成立深圳分園管理兩棟大樓,便是「飛地」模式的一種,「將來是否都可邀請深圳園區到來設立研發『飛地』,有助帶動發展,加強兩邊協同效應。」

他建議特區政府可更積極考慮於香港園區採用公私營合作(PPP)模式,「不止是本地企業,還有近年引進的科企,以及廣、深、東、佛等地的機構或政府部門,看是否有意在香港取『飛地』發展」,強調要集合各界力量讓發展加速,期待本屆特區政府能讓各界清晰看見河套的成效。

 

宜設工作組統籌促進兩地深度融合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說,深圳一直有其「先行先試」角色,發展方面往往能走得更前。他認為,要更好地促進河套兩地園區協同發展,港深雙方應制定出共同協調和承認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並需要一個強勢的工作小組執行,統籌雙方不同單位通力合作,促進深度融合。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則認為,深圳園區的經驗可為香港園區帶來示範作用,兩地官員也積極透過頻繁商討推動協同合作,「但如何協調、兩地跨境等方面,姑終也需要時間。我相信不需要擔心(各有各做),因為大家有充足適當溝通。」

他表示,過去各界已多次強調河套港深創科園要在人流、物流、資金流、數據流作更靈活安排,相信今年內將發布的香港園區發展綱要,在有關方面會作滿意解答。他又期望綱要可帶來更多適合在「一園兩區」進行的新嘗試,發揮好試驗田的作用。

兼享海內外優勢創科企盡攬商機

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香港園區現正提速、提量建設中,首批來自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等園區支柱產業的租戶將在明年開始進駐,其餘5座大樓未來5年將全部落成。多位香港創科界代表日前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企業落戶香港園區將可享有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得天獨厚優勢,同時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均是香港的明顯優勢,定可吸引更多創科企業落戶香港。

對接國際標準利內企「走出去」

商湯科技顧問、立法會議員尚海龍表示,香港園區具備眾多獨特優勢,以生命醫藥為例,香港可以融入國際標準,申請相關許可證可與英國、歐盟等多地相通,再加上港澳藥械通等政策,有助打入內地市場,「所以香港在對接國際普通法及國際規則等,是有特別優勢。」他提到,香港的數據可以兼容內地和海外兩邊,「現在大型語言模型(LLM)的發展,不可以只有單純來源的數據,需要多元化的參與,才能令大模型更聰明,如此看來香港仍然有優勢。」

香港中文大學工程學院副院長(外務)、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香港擁有更國際化的法律和金融體制,有助內地公司「走出去」,面對國際客戶,「這正是『併船出海』的概念,利用好香港的眾多軟實力。」另一方面,海外企業要進駐香港始終較內地容易,也對香港的制度和環境比較熟悉,而這正是香港園區的獨特優勢所在。

立法會議員(科技創新界)邱達根表示,生命健康科技是香港的明顯優勢所在,「好多海外機構到來,都會覺得香港在數據處理、臨床標準制定,以及跟國際規則的互聯、互通、互認,都會是我們的優勢。」至於涉及醫療大數據方面,內地則明顯優勝,企業落戶香港園區正可享有「一區兩園」的獨特協同發展優勢,創造更大商機。他還提到,香港和內地在部分領域均有完整及良好標準配套的數據,會是人工智能發展的重要基礎。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视频】澳门,原来你这么MACAU|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25问答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