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讓我們透過東華禪的智慧,重新讀懂父親的深情,感悟「孝親」的真義。
在東華禪寺的「孝親文化」裏,有這樣一句箴言:「孝親不能等,報恩不能遲」。正如父親的愛,從來不是熱烈的告白,而是藏在每一個「不必說」的細節裏 。東華禪寺的孝親文化牆,便鐫刻着這樣的生活溫情。《二十四孝》的浮雕裏,既有「臥冰求鯉」的感天動地,也有「扇枕溫衾」的細微溫情父母的愛未必有驚天動地的壯舉,卻用柴米油鹽的瑣碎,織就了子女成長的港灣。
在東華禪寺的四大文化中,孝親報恩是寺院與眾生的橋樑,也是我佛慈悲的體現。當我們讀懂父親的沉默,便懂得:孝親,是及時的陪伴,別等「有空」才回家,就像東華禪寺建寺時,曾有這樣一句話:「建寺可以等,因為建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可以放慢腳步,但盡孝不能等,報恩不能等。」孝親,是微小的回應。父親的手機裏未回覆的消息,正等你把「改天再說」換成「我有時間」。
寺院這些年從未間斷過對慈善醫療、貧困學生、社會孤寡、抗震救災等民生領域,以及貧困寺院、文化建設等宗教文化事業的捐助與扶持。 將「孝」從家庭推向社會,讓「父慈子孝」的傳統美德,化作潤澤眾生的春雨。
山再高,高不過父親的肩膀;海再深,深不過父親的目光。讓我們在漫長的歲月裏,做一個及時行孝的人,讓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成為永不褪色的父親節。因為,父愛如禪,重在覺知;孝親報恩,貴在踐行。
【來源】東華禪寺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