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江门年味浓、人气旺、消费热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5-02-11 12:05:42





接待游客超6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30亿元

春节假期,江门年味浓、人气旺、消费热

2025年蛇年春节是首个“非遗版”春节,也是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的首个春节黄金周,人们出游热情高涨。

1月27日,央视大型融媒体直播节目《湾区花正开》走进江门,和全国观众一起逛花市,共迎蛇年新春;春节期间,央视多次报道江门春节盛况;除夕当天,赤坎华侨古镇在抖音的全国景点榜中人气排名第二……今年春节,“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持续“破圈”。

据初步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8天,全市共接待游客601.97万人次,同比增长10.77%;旅游收入30.47亿元,同比增长11.88%;重点景区共接待164.49万人次,同比增长12.2%。全市举办各类文旅活动1216场,吸引近200万人次参与。

江门大街小巷年味浓。图为“龙腾狮舞 金蛇献瑞”2025年江门市龙狮巡游活动现场。郭永乐 摄

年味浓

非遗民俗展风采

今年春节,江门大街小巷年味格外浓厚,人们体验民俗文化的兴趣更高。“非遗+旅游”融合互动,让市民游客感受到浓浓的年味。

春节假期,江门的历史文化街区与传统非遗实现双向赋能。活态非遗所承载的历史文脉融入历史文化街区更新、风貌展示,通过巧妙衔接带来“1+1>2”的效果。

大年初三,长堤历史文化街区举办了“龙腾狮舞 金蛇献瑞”2025年江门市龙狮巡游活动及武术邀请赛,以热闹喜庆的方式迎接八方游客;大年初一至大年初三,第二十二届“圭峰之春”文化庙会举行,为市民游客带来传统文化盛宴;江门台山市斗山镇举办新春飘色巡游活动,现场万人空巷;央视聚焦报道的市级非遗新会鱼灯,在新会人民会堂周边布置展出;多场三江舞龙巡游活动接连举办……每场活动的现场人头攒动,呈现了喜气洋洋的新年氛围。

“江门小醒狮”主动与市民游客互动,为他们送上祝福。

看烟花、逛花街、过大年是广府人的年俗。今年春节,众多市民游客在江门过了一把“烟花瘾”。2025年开平市春节烟花飞碟航空器汇演、台山市上下川岛烟花汇演等活动,为江门春节增光添彩,推动了节日夜间消费。

江门市博物馆策划“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市粤剧传习所推出“粤韵贺新春”2025年新春粤剧晚会……江门市各大文化场馆推出一系列让人目不暇接的展览、演出和互动体验活动,满足群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今年春节,来自湖北武汉的秦先生一家三口来江门“狂飙”,刚好碰上“龙腾狮舞 金蛇献瑞”2025年江门市龙狮巡游活动及武术邀请赛的举办。秦先生表示:“第一次看到这么震撼的龙狮巡游,很有过年气氛。”

巡游活动为游客和市民群众带来龙狮共舞的视觉盛宴。周华东 郭永乐 刘淑君摄

人气足

精彩活动吸引八方游客

春节假期,江门各大景区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带动江门文旅市场一路高歌猛进。

春节假期,赤坎华侨古镇推出“中国年 看赤坎”新春系列活动,醒狮、舞火龙、打铁花等非遗展演轮番上演,吸引全国各地游客来过大年。除夕当天,赤坎华侨古镇在抖音的全国景点榜中人气排名第二;大年初一景区POI热度在全省排名第二,全网曝光2亿+,还荣登美团必玩人气榜、新春玩乐榜、古镇老街榜周边出游榜、新晋网红榜学生打卡榜的第一名。

40多个项目,上百场演出……开平市首个大型文旅夜间消费集聚区——梦回开平·侨海华韵在春节前盛大开业,春节期间景区内商户云集、游人如织,各种特色节目引得广大市民游客连连称赞。

春节假期,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车流量大,探亲、旅游等各类交通出行需求旺盛。“双通道”开通使江门、珠海、深圳实现了快速连接,不仅缩短了通行时间,还为沿途旅游带的建设注入新动力,港珠澳游客到江旅游人数实现大幅增长。

为抢抓“大桥时代”机遇,打造“游购乡村”消费迎春活动新样本,珠中江三市首次联合打造珠西都市圈城乡统筹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旅游风情带“一程多站”旅游线路。在多重文旅活动和惠民措施下,更多旅客选择来江门过大年,解锁“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新玩法。

巡游活动为游客和市民群众带来龙狮共舞的视觉盛宴。周华东 郭永乐 刘淑君摄

消费旺

文旅市场迎新春

巨大的“流量”,转化为“留量”。这直接带动了江门住宿业的繁荣,各大酒店、民宿等住宿设施入住率持续攀升,进一步推动江门文旅市场的蓬勃发展。

据统计,2025年春节假期,全市30家重点监测酒店平均入住率为78.1%,大年初一至初五期间入住率高达88.2%,同比增长7.2%;全市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高达95.8%,同比增长4.8%。

赤坎华侨古镇作为广东乃至全国的文旅新地标,以其丰富的春节活动和独特的文化氛围吸引了大量游客,景区内及景区周边的多家酒店、民宿入住率尤为理想。侨乡故事民宿、碉民部落民宿负责人张小明表示,春节假期,两家民宿大年初一至初六期间一房难求。

不仅是住宿业,餐饮业也火了起来。深中通道、黄茅海跨海通道开通后,江门凭借得天独厚的物产条件,成为了省内“顶流”美食的聚居地。今年春节假期,不少游客来到江门,一边走街串巷,一边享受美食。当前,江门正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美食资源,蓬江、江海、新会、台山、开平、鹤山、恩平“十大名菜”火热出圈,以“食”为媒,牵引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持续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从“揽客”到“留客”,江门持续发力,用优质的文旅产品和服务,承接好庞大的客流,持续擦亮“江门三点三精彩之旅”品牌。(文/李银换)

 

侨博馆为外地游客打开了解江门的“窗口”

从“文博粉”成为“城市粉”

从“根在侨乡——江门华侨华人历史陈列”看江门城市发展史,参加小醒狮表演等特色活动,打卡《苍穹大业赤子心 梁思礼院士百年诞辰纪念展》……春节期间,持续高涨的“文博热”成为中国侨都华侨华人博物馆(以下简称“侨博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连连刷新场馆人气纪录。

读懂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2月4日,记者从江门市博物馆了解到,1月28日至2月4日12时,侨博馆累计接待游客35397人次;共举办30场特色活动,场场精彩纷呈。这座以华侨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创新的展陈方式,成为展示江门侨乡文化的重要窗口。

市民游客打卡侨博馆欢度春节。

来自陕西西安的王嘉东是十足的“文博粉”,每到一座城市必先打卡当地博物馆。这个春节,他和朋友一起来到侨都江门,开展为期七天的“深度游”。此次江门行,他们的第一站就选择侨博馆。

江门是中国著名侨乡。近期热映的电影《唐探1900》中蕴含的华侨历史,也让侨博馆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专程到访重温历史。

历史在这里折叠。走进侨博馆,馆内通过文字叙述、形象叙事、景观叙事,将博物馆展厅、展品、观众有机组合在一起。目前,侨博馆收藏华侨实物4万多件(套),包括五邑银信(侨批)、华侨护照等馆藏精品,展览对江门籍华侨华人史迹进行了波澜壮阔的展示。

文化在这里传承。江门侨乡文化具有鲜明的特色,既有岭南文化的底蕴,又融入了海外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文化景观。侨博馆展现的侨乡建筑、饮食文化、民俗活动等都体现了这种文化交融的特点。

此次旅程首站的满满收获,让王嘉东爱上这座城市,从“文博粉”变为江门的“城市粉”:“华侨精神是侨乡文化的核心,江门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我会推荐更多朋友来这里游玩。”

透过“博物馆热”现象,我们看到了江门侨乡文化的独特魅力和勃勃生机。乘势“三通道”历史机遇,未来必将有更多外地游客走进侨博馆,深入了解江门这座城。(文/图 黎禹君)

 

复工复产,干劲“满格”

江企开启“忙、忙、忙”的奋斗模式

“练好高质量发展的‘看家本领’,挺起现代化建设的‘产业脊梁’!”2月5日,乙巳蛇年首个工作日,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如约而至,吹响新春第一声奋进号角。

春节“人休机不休”、订单量已排至3月份、重工企业营收预计增长40%……立春已过,在这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里,从智能家电、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到重工企业、重点实验室,多个重点产业领域以“开年即开跑”的姿态,早早开启“忙、忙、忙”的奋斗模式,全力以赴冲刺首季“开门红”。

干劲“满格”,春节“人休机不休”

走进利和兴电子元器件(江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和兴电子”)崭新的千级无尘车间,只有三五名技术人员在“巡逻”,时不时照看下机器。而封闭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内部,正有条不紊地运转着——调配好的陶瓷浆料被均匀“摊”成几微米的膜片,再“刷”上一层电极浆料,经过叠层、切割、排胶、烧结等十多道工序后,一颗颗米粒大小的成品便新鲜出炉。

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机械臂正在繁忙运转。

利和兴是一家专注于自动化、智能化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成为新一代信息和通信技术领域(5G)领先的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2023年,利和兴通过引进国外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电子元器件的生产,短短一年,年产值从2000万元跃升至1亿元。

走进海信(广东)空调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0米长的空调外机组装生产线上,120多名工人坚守在各自岗位上,争分夺秒抢进度,保证订单完成。

为应对生产旺季,保障产品供应,海信空调在春节前就储备好人力、物料等相关资源,全力保障生产安全稳定运行,春节期间共有三四百名员工留厂过年。

练好本领,企业奋力争先

近年来,在全球航运市场复苏的大背景下,中交四航局江门航通船业有限公司不断加强科技创新,相继建成全球最大宽扁浅吃水型半潜驳船“四航永兴”号、首艘“江门造”新型绿色低碳双燃料船舶,并参与了中国和秘鲁共建“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秘鲁钱凯港的全球首套高智能化、超大型自移动式打桩平台的研发和制造,加速驶入发展“快车道”。

由欣龙装备投资的华南盾构智造基地项目进展顺利,厂房主体结构已完成封顶,复工后将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今年四五月试产。该项目是目前华南地区最大的盾构机智造基地,2027年达产后,预计年维修再制造盾构机200台次,整个项目预计年产值20亿元。(文/图 赵可义 胡晴晴 皇智尧 陈婵 刘淑君 罗霈)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Guangdong lights up with Lantern Festival celebrations Guangdong lights up with Lantern Festival celebrations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