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二十年 长安复携手


来源: 欧洲侨报   时间:2025-09-23 22:54:22





      本报讯|中亚公园的石榴红了。两千年前,张骞凿空西域,从丝绸之路带回长安的石榴种籽,两千年后成为千年古都西安的市花,并在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中结出累累硕果。  
      在共建“一带一路”深入推进之年,始发于西安的中欧班列,在金秋九月以日均超14列的频次,源源不断开往欧亚大陆深处。而从空中丝绸之路远道而来的客人,连同万里迁徙的鸿雁,咸集于灞水之滨。
      此时此刻,“一带一路”河山如画,巍巍秦岭身披盛装。古城西安张开臂膀,西安国际会议中心响起掌声——
      欢迎您,欧亚及世界各地的朋友!
      
论坛二十年 长安复携手
——欧亚经济论坛欢迎您
 
      创办于2005年的欧亚经济论坛,历经十届成功实践,已成为中国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平台、陕西对外开放重要窗口和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有效载体。二十年来,论坛累计吸引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名政商学界代表参会,签署合作协议、备忘录200余项,推动能源、金融、交通、人文等一批千亿级的重大项目落地。
      “办好欧亚经济论坛”,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家战略层面作出的重要指示,也是陕西和西安牢记嘱托,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使命和机遇。
      “聚合欧亚新动能”,2025欧亚经济论坛邀请上合组织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及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千余名嘉宾参会。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本届论坛以“1+5+3+1”的框架模式,着力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上海合作组织+”阿斯塔纳峰会、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天津峰会重要成果,承载新使命、聚焦新合作、谋划新成果。
      承载新使命。落实国家总体外交布局,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成就,助力打造欧亚地区新型区域合作模式,提升陕西及西安对外开放水平。
      聚焦新合作。围绕产能合作、规则共建、人文交融、科技创新、协同治理五大板块,精心设置13场分会。
      谋划新成果。围绕中欧班列经济圈、人力资源、绿色能源、地学等领域对接洽谈,形成国际友城数字联盟、中国—吉尔吉斯斯坦地学交流合作中心等一批务实成果;围绕深化智慧互联互通、共促欧亚繁荣发展等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发布《欧亚经济论坛综合园区愿景纲要》《共建“一带一路”之欧亚经济观察》报告和《人力资源系列蓝皮书》等,签署欧亚青年服务团、数字城市建设等一批合作项目。论坛框架下举办的7场经贸交流系列活动和16场精彩文艺演出,着力推动陕西及西安与欧亚各国达成一批新的合作意向,促进“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民心互通。
      创办二十年的欧亚经济论坛,为陕西对外开放和西安实现“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陕西新篇章注入了磅礴动力。2025年上半年,陕西省实现地区总产值16828.01亿元,增长5.5%;进出口总值2445.1亿元,增长7.5%。其中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总值1323.7亿元,占全省进出口总值的54.1%。从西安始发的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3万列,其中陕货出口货值占比超四成,中国·西安哈萨克斯坦码头举行投用仪式,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已联通19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34个航点,在全国率先通航中亚五国八城,为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的高质量发展织密腾飞“经纬线”。
      此时此刻,从欧洲到亚洲,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目光聚焦于西安这座千年古都。
      而在西安,从苍峦叠翠的秦岭到蜿蜒如带的渭水,从驼马奋蹄的丝路群雕到灯火辉煌的大唐不夜城,从创新引擎到创业热土,整座城市把目光投向美丽如画的2025欧亚经济论坛主会场,在这里,西安向世界发出诚挚的邀约!
      作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城市西安,厚重历史与时尚现代在此交相辉映、兼容并蓄。“聚合欧亚新动能 共筑可持续发展新格局”,让我们“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擘画欧亚区域合作新画卷,谱写共建“一带一路”新华章!
(编辑:Komoe)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今日要闻

论坛二十年 长安复携手 论坛二十年 长安复携手

热点新闻

热点舆情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