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侨报》讯 西安国际港务区是陕西省委省政府、西安市委市政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发展外向型经济,打造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战略高地而设立的开放型经济先导区和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区,是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核心片区。近日《欧洲侨报》记者来到西安国际港务区采访,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部“灞渭三角洲”区域,规划建设区面积89.89平方公里。园区的产业定位是“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上最大的国际中转枢纽港和商贸物流集散地,打造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新城”。先后获得“国家现代服务业试点园区”、“国家级现代服务业创新基地”、“国家级广告产业园”、“国家电商产业园”等15块国家级牌子连续3年获得“中国物流示范基地”、“中国十佳物流园区”、“陕西经济最具影响力区域”等荣誉称号。
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港务区片区
1.功能布局
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规划面积26.43平方公里,涵盖了西安国际港务区和浐灞生态区2个功能区,其中西安国际港务区功能区22.62平方公里,重点建设国际陆港、商贸物流区和新金融产业示范区;浐灞生态区功能区3.81平方公里,重点建设金融商务发展试验区。在统筹谋划两区发展的基础上,整体规划,统筹开发,形成功能互补、相互支撑的区域创新发展新格局。
2. 战略定位
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以打造国际内陆自由港为目标,重点发展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临港产业、金融服务、融资租赁、商业保理、电子商务、文化体育等产业,建设“一带一路”国际内陆中转枢纽港和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开放型金融产业创新高地、国际文化体育交流新平台。
建设东部大轴线 开拓国际大通道
国际港务区全力答好大西安建设元年考卷
2017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在西安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按照“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五通”目标,在“聚焦三六九 振兴大西安”目标指引下,以“建设东部大轴线 开拓国际大通道”为己任,以积极构建对外开放大通道为主线,以建好自贸区与千亿级商贸物流产业集群为动力,以加速征地拆迁与奥体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为抓手,全力推进“新港口、新产业、新中心、新乡村”建设,经济社会呈现出“高增长、大跨越”的喜人发展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发展增速继续领跑全市。
这一年,国际港务区坚持“三级联动”畅通道,对外开放体系呈现新格局。“陆海空”三级物流大通道不断加密,中欧班列再添布达佩斯、科沃拉等新线路,“长安号”全年累计开行194列,在德国法兰克福、哈萨克斯坦卡拉干达州等地设立8处“海外仓”,形成了内外联动、优势互补的物流体系;常态化开行往返青岛港的“五定班列”和西安港-广州港的特需班列。粮食口岸、肉类口岸投入运营,整车口岸获批,探索出美国长滩港启运、青岛港中转的“海铁联运+冷链运输+肉类口岸”新模式。
这一年,国际港务区招商引资“一号工程”顺利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围绕商贸物流、电子商务、新金融、临港、文体五大主导产业招大引强,安博、传化、苏宁、申通、圆通、中民投、关天国际、当当网、连连看等一大批重点企业入区,电子商务产业交易额突破1000亿元,园内融资租赁企业数和商业保理企业数占全省全省一半以上,文体健康类企业实现井喷式增长;西洽会、西商大会签约引进34个招商项目,引进世界500强4家,西安港红酒基地成为浙商西进的首个运营项目,创造了招商引资的陆港速度,各界客商目光聚焦国际港务区。
这一年,国际港务区坚持“先行先试”促改革,自贸区建设成效凸显。三批535项“最多跑一次”事项总数居市级开发区第一位,新综合服务大厅和自贸展示大厅正式投运。首创自贸政务服务驿站模式,企业不出楼就能办理注册登记、发票申领等61个事项,与迪拜多种商品交易中心自由区达成合作协议,开展舱单归并、大包过机、陆空联运等试点和自贸区企业沙龙、澜博跨境购物中心线上线下结合等创新项目,举办“一带一路”电子商务精英训练班,与西安交大共建丝路国际学院,自贸区为园区发展提供持续的新动能。
中亚、中欧班列长安号大事记
两千年前,汉人张骞手执旌节,穿越大漠戈壁的飞沙走石,出使西域。这次被称为“凿空之旅”的开拓之行,在汉室长安与中亚各国之间,打开了一条横贯东西的通道,中原和西域从此互通往来、生生不息。
两千年后,在这条誉满全球的丝绸之路上,执着奋进的西安人并未停下步伐。
2013年11月28日,“长安号”国际集装箱货运班列从西安港——西安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发车。11月29日,“长安号”国际整车货运班列发车。伴随着汽笛长鸣和车轮驶过铁轨有节奏的铿锵声,满载货物的国际货运班列“长安号”向西疾驰,彻底破解了新欧亚大陆桥20多年来“通而不畅”的问题,让西安与中亚之间的货运物流正式进入“读秒时代”。
经过四年多的运行,中亚班列(西安—阿拉木图)的货源已由陕西辐射至甘肃、宁夏、山东、江苏、河北、上海、浙江等地,其中陕西本地货源约占30%,外地货源约占70%。货物目的地遍布哈萨克斯坦等中亚5国的44个城市和站点。
2016年8月18日,中欧班列(西安—华沙)开行;班列从西安出发后,经由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终点到达波兰华沙。全程9048公里,运行时间12天左右,比走海运的45天节省30多天,较公路缩短8-10天,运费比空运节省80%。
2016年9月2日,中欧班列(西安—汉堡)开行,班列从西安港出发后,经由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沿途经过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等国,最终抵达德国汉堡,全程运行13天。
2016年12月6日,中欧班列(西安-华沙)开行,班列从西安出发后,经由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终点到达俄罗斯莫斯科。全程7423公里,计划运行时间11天左右,进一步拉近了西安与欧洲各国的距离,比走海运的45天节省30多天。
2017年4月1日,西安至布达佩斯(匈牙利)中欧班列正式开行,经由我国新疆阿拉山口口岸出境,途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5个国家,全程9312公里,计划运行时间17天左右。比原来陕西出口欧洲的货物通过铁海联运到达欧洲整整压缩了30多天,进一步拉近了西安与欧洲各国的距离。中欧班列(西安-布达佩斯)的成功开行,实现了义乌-西安-布达佩斯的国内、国际货运班列的成功联动,西安港作为国际中转枢纽港的功能进一步得到凸显。同时首次实现了西安与浙商的共赢合作,为义乌小商品乃至“中国制造”走出去开拓了一条全新的物流通道。
2017年11月10日,中欧班列(科沃拉—西安)正式开行,班列从从芬兰科沃拉始发,途径芬兰、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和中国四个国家,全程9110km,全程开行17天。中欧班列(科沃拉—西安)是北欧地区首条往返中国的国际联运铁路线路,自2017年11月10日开行以来,渐行渐好,每周1列往返对开,实现了常态化运营。
科沃拉是芬兰东南部的一个铁路枢纽城市,位于首都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东北方134公里处,距离俄罗斯西部国境大约60公里,距离赫尔辛基万达机场也只有130公里。芬兰最大的中央铁路调车场就坐落在这里,每年有几百万吨货物在这里周转。著名的西伯利亚铁路从远东经过俄罗斯到科沃拉为终点,该铁路通过芬兰把远东的重要工业国家,如中国、俄罗斯和欧盟北部地区连接在一起,使最快的铁路运输能到达欧盟各国。中国有很多产品通过科沃拉转口运往世界各国。
今年,西安又开行了西安至白俄罗斯、西安至伊朗(阿富汗)2条线路,中亚、中欧班列运营线路已达8条。
中亚班列、中欧班列开行,为践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了连接中亚、辐射欧洲腹地的黄金物流、大通道,为中国商品出口欧洲、欧洲产品进入中国开辟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进出口贸易大通道。截至2017年12月底,中亚、中欧班列总开行班列数达480列,累计运送货物总重达65.9万吨,货物遍布4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8年,西安国际港务区围绕中欧、中亚班列开行1000列的“小目标”,借鉴PPP模式,确定了“全面对接市场,一企一线”的运营思路,让有实力的物流企业以承包运行线路的方式共同参与班列运营。目前,招商局集团、大陆桥公司、陆港多式联运公司等与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在班列运营方面展开深入合作,全力促进班列加密开行,共同打造全新的物流枢纽节点。同时,西安港继续以开放平台的姿态广纳合作伙伴,不断拓展更多的货源与线路作为后期班列发展的补充。持续加密西安—青岛等国内主要港口的内贸班列开行频次,引流上线,构建“一带一路”国际物流大通道,形成区域集散物流与供应链一体化服务体系。
截止至3月25日,中亚班列、中欧班列“长安号”2018年开行168列,运送货物总重17.9万吨。其中中亚方向去程开行73列、回程开行17列,中欧方向去程开行32列、回程开行46列。
中欧、中亚班列渐行渐好,已经成为陕西、西安对外开放的标志性符号,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的新使者和“陕西名片”,象征着日益开放的陕西西安已迈入了开放的新时代。“西安港”正朝着“一带一路”上中国最大的国际中转内陆枢纽港的目标阔步前行。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欧洲侨报”,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040-751021899。
版权所有:欧洲侨报苏ICP备17070786号-1